蜀相作品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锦官城:指成都。锦官谓主持织锦之官,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江水很适合濯锦,后遂称少城为锦官城。
“三顾”句: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两朝: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朝。开济:创业济时。
“出师”句: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北伐,病死五丈原。
【译文】
到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成都南郊柏树繁盛茂密的地方。碧草映阶,空自呈现出一片春色,黄鹂隔叶鸣叫,空作好音。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讨教统一天下的策略,丞相辅佐刘氏父子开国与继业,可谓不遗余力。只可惜他出师伐魏未捷而病死军中,使历代英雄都为此涕泪满裳!
蜀相赏析评点
【赏析1】
这首诗写于上元元年(760)春。诗人通过描写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意在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惋惜之情,并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前四句是第一部分,着力描写武侯祠的景色。首联两句点明了祠堂的位置及四周的风貌。第二联的两句话中,用“自”和“空”字凸显出了祠堂荒凉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祠堂无人凭吊的悲哀。后四句叙事,是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用“天下计”、“老臣心”分别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忠诚。“出师”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其未能实现夙愿的惋惜之情。尾联两句既是对英雄身死的哀悼,又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
全诗以景开篇,在叙事中结尾,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慷慨凄凉的氛围。
【赏析2】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杜甫初到成都时所作。
此诗写诗人寻诸葛祠之感。全诗围绕一个“寻”字展开。
首联写探寻: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郊外翠柏森森的地方。
颔联写细寻:寻祠堂是为了寻丞相。祠堂既已寻得,但只见碧草迎春、阶前绿满,但荒无人迹,只有祠堂而无丞相。
颈联写追寻。丞相既不复能见,只能追寻其当年功业。当年刘备曾三顾茅庐,致使诸葛亮创立“三分天下”之功业。此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感慨:诗人此时也经历了玄、肃两朝,但遭放逐受弃捐,难邀君王一顾。
尾联写推寻:诸葛才略过人,惜天不假年,大功未竟身先死;倘天假以年,则何功而不成?缅怀诸葛,后代英雄都会无限感慨,泪湿衣襟。此中也寄予了杜甫对于自身遭遇的深沉感叹。
全诗措词庄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辞官西行,岁暮抵成都;上元元年(760)春卜居浣花草堂。此期杜甫曾多次拜谒诸葛亮祠,以表示崇敬之意。盖诗人本有“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又逢安史之乱,虽一事无成,而不能不忧念国事,故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深表同情。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祠堂在成都城南。成都在汉代织锦业发达,曾专设锦官管理,锦官城本织锦区,亦作为成都美称。丞相祠即今武侯祠,晋代李雄所建,祠内原多植柏树,诗人《古柏行》有云“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这一片“柏森森”的景象,就令人联想到《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无形中见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
次联写祠内景色,而“自”“空”两字逗漏抒情,--祠庙草绿叶密,鸟啭好音,本饶春意,著此二字则一概抹倒,睹物思人之意,已见于言外。
三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出处大节,“三顾频烦”即“频烦三顾”,“天下计”即《隆中对》所定诸如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刘璋的基本国策;“两朝”是先主后主两朝,“开”是开创帝业,“济”是济美守成,“老臣心”指诸葛亮无私、不矜与死而后已的一片忠心。两句语极密致,说尽诸葛亮一生聪明才智、功业德操,流露出无限景仰。
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终因操劳过度而死,留下了《出师》两表,成为天地间至情至文,不可不特别表出。此之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也。诗云“长使英雄泪满襟”,这“英雄”包容的范围就很宽,代表了千古未能成功的志士仁人的共同心声。唐永贞革新被挫败后,王叔文但吟此二句,因嘘唏泪下;南宋爱国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即诵此二句,“但呼过河者三而薨”,就证明杜甫之言确凿不移。当然,这不仅表明了《出师表》和诸葛亮的魅力,而且也表明了《蜀相》和杜甫本人的魅力。
(周啸天)
【赏析3】
杜甫到蜀地时,已经四十八岁了。安史之乱中,他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穿越叛贼防线,奔赴唐肃宗所在,以一片拳拳忠爱之意,经历万难、衣衫褴褛而来,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但诚挚忠爱的杜甫因直言上谏,由皇帝身边的谏官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对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政治打击。于是他愤而弃官,流寓入蜀。此时杜甫的心中,想必有对朝廷深深的失望吧。
但他并未牢骚满腹,仍去诸葛亮祠堂以寄托爱国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可见诗人是主动寻找蜀相祠堂,而非偶遇。祠堂门口的老柏高古肃穆,威严森森。黄鹂鸣啭,碧草春色,生机盎然。但这些再热闹也只是背景,并非此间精神,因而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真正使这个祠堂深挚动人的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临危受命,开创基业;后主不济,而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老臣忠心,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坚持,都让仕途失意的诗人泪洒长襟。面对扶不起的后主,诸葛亮尚且拳拳报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何况自己呢?
【赏析4】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又有人说:“从城外森森,到阶前碧色,迤迤逦逦,自远望而及近观,由寻途遂至入庙,笔路最清。”也不错。不过,倘若仅仅如此,谁个不能?老杜又在何处呢?
有人说:既然你说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祠,那他为何八句中为碧草黄鹂、映阶隔叶就费去了两句?此岂不是正写祠堂之景?可知意不在祠的说法不确。
又有人说:杜意在人在祠,无须多论,只是律诗幅短,最要精整,他在此题下,竟然设此二句,既无必要,也不精彩;至少是写“走”了,岂不是老杜的一处败笔?
我说:哪里,哪里。莫拿八股时文的眼光去衡量杜子美。要是句句“切题”,或是写成“不啻一篇孔明传”,谅他又有何难。如今他并不如彼。道理定然有在。
须看他,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彼此互易,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且说老杜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说,是开门见山,更不纡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要知道,老杜此行,不是“旅游”,入祠以后,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他和普通人一样,自然也是看过了的。不过到他写诗之时(不一定即是初谒祠堂的当时),他感情上要写的绝不是这些形迹的外观。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未真写祠堂之景?
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
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
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
(周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