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作品原文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
任:不加干涉,放任。西邻:指邻居寡妇。
这句话是说妇人的可怜:无食、无儿、无夫。
此:指扑枣之事。这句是诗人替妇人的开脱之辞,不是穷得没有办法,又何至于去打人家的枣呢?
这句话是说我对她从不加干涉,还怕她因心里觉得在偷取别人的东西而害怕,就对她表现的更加亲切。
远客:远方作客的人,此处指吴郎。这两句是说妇人看到你插上了篱笆,肯定会疑心你是为了拒绝她打枣,你虽然不是真的想要拒绝她打枣,但是她未免多心过虑,结果好像是真的在拒绝她。
征求:剥削,诛求。贫到骨:指穷的一无所有。
【译文】
堂前的红枣熟了,可以任凭西面的邻居扑打。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她是一个孤独的妇人。若不是因为穷困,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看到妇人的恐惧神态,反而使我对她更加和善。她提防你,未免过于多虑。只怪你筑起篱笆,这才引起别人信以为真。她凄惨地诉说官家搜刮太狠,穷得自己只剩下瘦骨。再想到兵荒马乱,热泪浸满手巾。
又呈吴郎赏析评点
【赏析1】
大历二年(767)夏天,杜甫本来住在瀼西草堂,那时有个邻家寡妇经常到草堂前来扑枣,杜甫可怜她,从不阻止。这年秋天,杜甫搬到“东屯”去住,将草堂让给他的一个姓吴的亲戚住。这姓吴的亲戚便将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防止别人来打枣,于是寡妇来向杜甫诉苦,杜甫因此写了这首诗给姓吴的亲戚。
在古代诗人里,我有不少朋友,他们分别满足我精神上不同的需要。屈原激励我的正义感,陶渊明则告诉我自然乃是人生的真谛,李白能鼓荡我的浩然之气,苏轼则又使我超脱。这几位朋友都使我产生崇敬的感情,但是仰之弥高,总觉得他们并非生活在自己的身边。有一位诗人则不然,他饱经沧桑,谙于世情,却又极其敦厚仁爱;他的诗是人间的诗,是日常生活中的诗;读他的诗很容易使我产生共鸣,因此觉得他十分亲近。这位诗人就是老杜。
《又呈吴郎》在杜甫的一千四百首诗里,并不是第一等的,前人亦不重视。明王嗣奭《杜臆》评曰:“此亦一简,本不成诗。然直写情事,曲折明了,亦成诗家一体。大家无所不有,亦无所不可也。”可是我却非常喜欢,每读此诗,一位仁慈老人的面孔即显现于目前,并使我感动。
诗中的吴郎是杜甫的亲戚,在此之前杜甫曾以诗代简,赠予吴郎,题为《简吴郎司法》。这是给他的另一首诗,所以叫《又呈吴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把原来居住的瀼西草堂借给从忠州来的吴郎,自己移居东屯,此后与吴郎常有往来。他比杜甫年轻许多,所以杜甫亲切地称他为“郎”。吴郎任州的司法,所以称他“吴郎司法”。
瀼西草堂前有枣树,杜甫住在这里时,西邻的一个妇人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吴郎来了以后立即插上篱笆,不让她来打枣了。杜甫得知此事后,便写了这首诗劝说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一开头说明自己当初的态度。好像是让吴郎对照一下,使他感到自己的态度不对。“堂前扑枣任西邻”是倒装句。任凭西邻在堂前扑枣。倒装之后显得新鲜。这西邻是个什么人呢?是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她毫无依靠。杜甫同情那妇人,任她打枣,这并不难做到。难能可贵之处乃在于他体贴这妇人的心情,能为她着想。这妇人当然也知道到别人的堂前打枣是不对的,她怀着恐惧,唯恐受到主人的斥责。唯其如此,就应该对她格外亲切些。所以杜甫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她如果不是因为困穷,怎么能做出这等事来呢?只是因为她心怀恐惧,反而要对她格外亲切,好使她放心地来打枣。请注意,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的意思,一般是用“贫”字表达。没有出路,才叫“穷”。“诗穷而后工”,就是说当诗人不得志或走投无路的时候,诗才写得好。因为这时有满腔的激愤需要发泄,故能写出真情实感。有人认为社会越是凋敝,诗人越是贫穷没有钱,诗才越写得好,这是误解了“穷”字的含义。杜甫这里说“不为困穷宁有此”,意思是说这妇人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一般的贫穷还不至于打别人家的枣,这妇人已是“贫到骨”,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以上是正面说明应该怎样对待那位打枣的妇人,接下来是委婉地批评吴郎。在批评之前,先为他开脱了一句“即防远客虽多事”。“远客”指吴郎,《简吴郎司法》一开头就说:“有客乘舸自忠州”。他从忠州来到夔州,是远客。那么是谁防远客呢?是那个妇人。她对你这位远客怀着警惕,怕你不许她打枣,那是她太多事了,你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这一句先说那妇人不对,然后才批评吴郎:“便插疏篱却甚真”。可是你一来就插上篱笆,把堂前的枣树围了起来,未免太天真了吧!“甚真”有不同的讲法,有的说吴郎插上篱笆使妇人见了便当真了,有的说吴郎插上篱笆倒像是真的不许她打枣了。这些解释未尝不可,但不是太好。我看,“真”在这里有特定的含义就是天真的意思。天真没有什么不好,“甚真”,过于天真就有点批评的意味了,也可以说是褒中有贬。杜甫批评吴郎幼稚、不懂事,不能体察别人的处境和心情,做事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可是话说得十分委婉、含蓄。这两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你这位远客一来,她就警惕着,怕你不许她打枣,那是她多馀的顾虑,你不是那么不通情理的小气人。可是你一来就插上篱笆,这也未免太天真了。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是说那个妇人曾经向杜甫诉说过自己的贫穷,她因官府的横征暴敛而贫到了骨。“贫到骨”意思是穷到底了,一无所有了。杜甫喜欢用“骨”这个字,《新安吏》:“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征求贫到骨”虽是西邻一个人的事情,但她是有代表性的。杜甫想到造成人民贫困原因的战乱仍未停息,不禁泪如雨下,把整条手巾都沾湿了。
在任人扑枣这一小事上,杜甫表现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不仅同情她的处境,而且体贴她的内心。不仅为她一人流泪,而且也为成千上万受苦的人民流泪。从身边琐事推衍到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是杜甫伟大人格的表现。王嗣奭说:“读此诗见此老菩萨心。”卢世㴶说:“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而即小见大,由近及远,也正是杜甫善用的艺术手法。
近体诗的一般写法,是尽可能少用虚词,造成意象之间的自由联想。杜甫很擅长这种技巧。但这首诗从第三句开始,每句句首都用了虚词,“不为……只缘” “即……便”“已……正”。这些虚词的运用,增加了诗意的转折、语气的委婉,同时也造成散文化的效果。再加诗里很少意象和词藻,因而显得质朴无华,而这种写法与诗的内容是相统一的。
【赏析2】
老杜的这首律诗曾被认为是“律中最下乘”“不成言语”“叫化腔”“卑之甚”。但是,它却打动了无数读者。现在这首诗已被公认为是杜甫的代表作了,很有点不给古代评论家面子的意思。
杜甫在夔州住了三年,写诗的时候,他已搬到瀼西去了,就把旧宅让给一个亲戚--即诗中的吴郎。杜甫在旧宅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无食无儿”的“西邻”,他同情她,让她到院子里打枣子充饥。吴郎接管后,不让这个妇人来打枣子了,还插上篱笆作为防护。杜甫知道这件事后,就写了这首诗给吴郎,劝他不要这样做。我猜想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封信,所以去掉一切藻饰,大概雅人看来,就“不成言语”了。然而经过一千多年,这首诗却像金子一样一直在闪光,很出乎雅人的意料。
杜甫在信中劝吴郎让妇人继续来打枣,“她要不是穷到这个地步,怎么会这样做呢;正因为她害怕你,所以你对她反而应该好一些”。同情孤寡,体贴入微,读之揪心。这种感情冲击力不是来自辞藻,而是来自人道主义的崇高。“她见你是新来的,防着你,未免多事;但是你插上篱笆,她却以为你当真不让她进来了”。这又是一种体贴,即对亲戚的体贴,也就是给个台阶,让吴郎下台,好玉成此事。对老妇的同情,对亲戚的诱导,都看出老杜的纯善,如果这种诗不感人,还有什么诗更感人!
一般地说,律诗须有营垒,须有旗鼓,辞藻是必需的。这话也对。但营垒旗鼓辞藻是干什么的,无非就是追求美。再问一句最高境界的美是什么,恐怕就很少人答上来了。其实最高境界的美就是真与善,情最真而意最善,句子不修饰也是好的。真善不足,修饰一下,原也应该,正如“二表人才”,打扮一番,原也应该一样。但是如果反过来责备一表人才不打扮,这就失之偏颇了。老杜此诗被古人误解,就是这个原因。
(滕伟明)
【赏析3】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象扯得太远,好象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萧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