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作品原文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
桃花水:即春水,因水生于桃花开放的时节,因此称之为“桃花水”。
避地:即避难而逃往他乡。适远:到远方去。沾襟:为了苟全性命,到处逃难漂泊,因此眼前景物虽美,却使人伤心流泪。
君:指代宗。君恩:诗人流落成都之时,代宗曾召他补京兆功曹,但是诗人没有接受,后因有严武的表荐,被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此句当指此事。
百年: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译文】
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滔天;云帆孤影,征途千里,岸边枫林一片。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更让我泪沾衣襟。如今我已是年老多病之身,理应北归,命运却迫使我南行;我一片忠心,何时才能报效朝廷呢?一生赋诗千百首,都是自吟自苦,并没有几个知音啊!
南征赏析评点
【赏析1】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诗人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本诗反映了诗人迷茫彷徨的心境。
首联描写了南行途中的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滔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枫树成林。颔联笔锋陡转,由“偷生”二字起笔,抒发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漂泊他乡的羁旅悲愁。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时日无多,前途渺茫,情绪低落,心境悲凉,就算旅程中的景色再美、风光再好,他又哪来的闲情逸致去欣赏呢?颈联将情感推进一层,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煎熬。诗人此时已到垂暮之年,北归故乡是他多年来的心愿,但造化弄人,命运不让他北归,却迫使他南迁。诗人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诗人的拳拳报国之心却丝毫没有改变,他心里始终想着如何报效朝廷、为国出力。“南征日”、“北望心”,对比鲜明,将诗人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惋。尾联自伤自悲,将“未见有知音”的悲苦之情和盘托出。诗人才华横溢,胸怀天下,可惜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一生赋诗千百首,都是自吟自苦,又有几人能理解呢?他的政治抱负、他的旷世才情,生前并没有得到认可,就连他的辉煌诗篇,也是在他死后很多年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诗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此诗以优美的春江风光开篇,接着又用“偷生”、“适远”的悲苦之泪,将明快的气息冲刷得干干净净。诗人正是用这种不协调来展现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凄楚之情。整首诗基调悲凉,感情真挚,让人不禁为诗人的悲惨遭遇掬一把辛酸之泪。
【赏析2】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应该分外高兴。可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怎能不泣下沾襟呢?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这不是很可悲么?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君恩”当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这里,诗人运用流水对,短短十个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这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陶道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