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10:55

梦李白二首

杜甫

梦李白其一原文翻译赏析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①吞声:泣不成声。恻恻:内心悲痛不已。

②瘴疠:山林间易致人生病的湿热之气。逐客:被朝廷流放的人,与下句“故人”都指李白。

③忆:知道。

④平生魂:往日的生魂。

⑤枫林青:江南夜景。关塞:指杜甫旅居的秦州。

⑥羽翼:翅膀。

⑦颜色:容貌。

⑧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兴风作浪、发洪水的龙。这里喻指恶人。

【注释】

死别虽令人无限哀痛,但活着不能相见则更令人痛苦不堪。江南是瘴气疾疫流行之地。我的挚友啊!你至今没一点消息。你一定知道我苦苦把你思念,终于来到梦中和我相见。你现在被流放身不由己,怎么还能够自由地飞翔?看来你不像当年的风采,路途遥远梦中朦胧。你来时要飞越南方葱茏的枫树林;去时要漂渡昏黑险要的秦陇关塞。梦醒时月光洒满了我的屋梁,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你憔悴的容颜。水深波涌大江阔,归去的魂魄啊,千万别碰上蛟龙,被那恶兽所伤!

【赏析】

作者客居秦州,不知李白已遇赦,因思念成梦而作此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有力而无情的鞭挞。

李白因永王案被牵累,先囚于浔阳(今江西九江),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桐梓西北)。第二年春,在巫山途中遇赦。李杜交谊深厚,在杜诗中有十多首诗咏李白,对李白的才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梦李白二首》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梦李白其二原文翻译赏析

梦李白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侷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①频:多次。

②告归:意指魂来相告已归去。侷促:匆促不安。苦道:反复、多次说道。

③冠盖:指冠冕和车盖,这里指京城的达官显贵。满:拥塞。斯人:指李白。

④恢恢:宽广。

⑤千秋:比喻几百、几千、几万年之后。

【注释】

浮云在天空终日里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接连几个夜晚我都梦中见到你,可见我对你的深情厚谊。你每次匆匆离去时,都说来此相见是多么不易。江河湖泊,风高浪险,我担心你的船只被掀翻沉没。出门时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自己辜负了平生志愿。华车丽服的显贵塞满了京城,只有你一人失意困顿,容颜憔悴。谁说天理公道无欺,你在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累。即使有了流芳千秋的美名,也难以补偿在世时受到的冷落悲戚。

【赏析】

此诗紧接前诗,前诗以“死别”发端,此诗以“身后”作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前诗带有梦幻色彩,此诗则形象清晰;前诗重点关注的是李白的处境,此诗则对李白生平遭际充满了同情。虽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手法和角度却截然不同,可见诗人高超的笔力和构思技巧,同时也表达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赏析】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想念李白而作,表达了他对李白深切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诗是分别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来写的。上篇写第一次梦到李白时的心理,表明诗人对李白前途吉凶的关切;下篇写梦里见到的李白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

上篇开头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两句,好似突然刮起的阴风,使全诗顿时笼罩在一片悲凉的气氛之中。诗人要记梦,先写离别;未写离别,先写到死,用死别来衬托生离,写尽李白被流放到遥远的异域、久无音信给诗人带来的巨大苦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两句,不写诗人梦到李白,而写李白来到诗人梦中;而李白之所以能入梦,又是因为知道诗人对他一直很想念。这两句写了李白幻影在诗人梦里出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突然见到李白的欣喜与快慰。然而这欣喜却转瞬即逝。“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两句,是诗人联想到当时关于李白下落的各种不祥传闻而产生的疑问。难道他果真死了?眼前的他到底是生魂,还是死魄?道路遥远,生死难测啊!从突见的欣喜,到转念后的疑惑,再到生出担忧和畏惧,诗人对自己梦中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腻和到位。“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两句,写梦醒后诗人的思绪仍无法平静下来。想到李白魂魄深夜由江南而来,又从秦州返回,来时需越过南方葱郁的枫林,去时需穿过秦陇漆黑的关塞,路途遥远艰难,李白又是孤身一人,诗人怎能不为之挂念?“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两句,写在满室月光之下,诗人忽然觉得李白那憔悴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定神一看,方知是自己的错觉。想到李白魂魄深夜离去,山高路远,江湖凶险,诗人不禁暗中祷告道:“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恐怖的景象,恰是李白凶险处境的象征;这惶恐不安的祷告,表明了诗人对李白前途命运的忧虑。诗中用了两个与屈原有关的典故:“魂来枫林青”一句中的“枫”意象,出自《楚辞·招魂》;“蛟龙”一词见于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诗人通过用典把李白和屈原联系到一起,不仅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性,而且体现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许、推崇和敬仰。

诗人第一次梦到李白后,接连几个夜晚都出现相似的梦境,因此便有了下篇的吟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两句,由浮云而及游子,为诗家常用的比兴手法。“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同上篇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相呼应,体现了二人形离神合、真诚相对的情谊。不论是诗人“见君意”,还是李白“明我忆”,皆为诗人推己及人,抒发了他对李白的一片深情。“告归”之后六句,截取诗人梦中李白归去前的片刻,描写李白的幻影。“告归”两句描写神态;“江湖”两句为独白;“出门”两句则通过动作、外貌揭示了李白愁苦的心理。仅仅三十字,就从神态、声音、动作、外貌等多个侧面生动地刻画出了李白的形象。“江湖”两句,与上篇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意思相同,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辛及其现实处境的险恶。“出门”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李白惺惺相惜的感慨。

梦里李白的幻影,对诗人造成了很深的触动,以至于诗人每次醒后,总是越想越愤慨,越不平,最后便发出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的慨叹。达官贵人们遍布长安,唯独李白这个杰出的人才却报国无门,困窘不堪,临近晚年又被流放绝域,丧失了自由,还说什么“天网恢恢”之类的话呢!生前有这样的遭遇,即使死后流芳千古,自己已无法知晓,又有什么用呢?“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沉重叹息,既寄托了诗人对李白的至高评价与无限同情,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万千心事。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