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原文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恨别赏析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思想感情。
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首联出句“洛城一别四千里”是从空间着笔,言其遥远。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到诗人写诗时,已经过了五六个年头。这首七律首联对仗。说“五六年”,而不说确数,是为了迁就出句的对仗。“胡骑长驱五六年”是从时间上着笔,言其久长。
颔联写“恨别”中的“我”。出句写诗人的“行”,对句写诗人的“住”。“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这里有盛衰变易之感。“剑外”,即剑南,此处代指蜀地。“江边”,锦江边,居所草堂所在地。
颈联写“恨别”中的对方,即“思家”和“忆弟”。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说诗中的“步月清宵立”和“看云白日眠”,是“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笔者看倒未必。“思家步月清宵立”,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大凡愁人,多是如此。“忆弟看云白日眠”,也不是说白天想弟弟就睡觉打呼噜,而是从白云的飘忽不定、忽聚忽散,想到自己弟兄的“别”,只能用睡觉来排遣。这里也不是有人说的“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清人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倒是颇有见地的。
有“别”,就有“恨”。为什么“别”?是因为“胡骑长驱”的安史之乱。目前诗人最盼望的就是平叛,最想听到的就是官军打胜仗的好消息。“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对杜甫来说,是解决“思家”“忆弟”的最好药方。《通鉴》卷二二一上说: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倘如此,叛军全平,杜甫就可以“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后来宋代李纲说的“朝廷安则山林安,利害休戚实与国同”(《与赵相公别幅》),当时的杜甫恐怕也是这样想的。
我们不难看出,这首七律章法不乱,布局合理,极有层次,用简朴的语言来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里没有典故,“草木变衰”一句,即便不说和宋玉《九辩》有关,也不会影响后人理解。通过对这首诗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一首诗蕴蓄着的丰富内涵,不是靠典故的堆砌和辞藻的铺排获得的。
(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