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别》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08:22

无家别原文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注释】

①天宝:玄宗年号。自天宝十四年(755)起,天下开始动乱。

②贱子:老兵自称。

③委沟溪:言老母去世后被扔到山沟里,得不到儿子送终与安葬。委,丢弃。

④蒸黎:原为“蒸民”与“黎民”二词,这里合用,意指老百姓。“蒸”字误,应当是“烝”字。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衰落破败,家园里到处都是杂草。我的家乡有一百多户人家,人们都因身处乱世而各奔东西。生者没有音信,死者已化为尘土。因为官兵在邺城打了败仗,我四处寻找回家乡的旧路。走了许久,看见村子只剩下空巷,日光惨淡,一派萧条之景。我只能面对一只只野鼠狐狸,它们竖起毛来冲着我叫。邻居还有些什么人呢?只剩下一两个老寡妇。宿鸟眷恋自己的老巢,我同样留恋故土,不愿离乡背井,暂且就留在这里吧。正值春天,我扛着锄头到田里做活,天快黑了还忙着浇地。县官得知我回来,又召我回军中操练。不过,在本地服役,家中也没什么牵挂。在近处是孑然一身,但既然当兵,总会去打仗,真是前途迷茫,不知哪里是葬身之地。家乡破落成这个样子,到远处还是近处对我来说都没区别了。只是一直为我那久病在床的母亲伤心,去世五年了也没能被好好安葬。她生了我,却没有得到我的照顾,我们母子二人一生忍受艰辛。人生在世,被抓走了,甚至没有一个家可以告别,叫人还怎么做老百姓呢?

《无家别》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无家别赏析

《无家别》是杜甫新乐府组诗《三别》其中的一首,采用的叙述方式与《新婚别》、《垂老别》相同,借诗中主人公之口进行陈述。主人公是一个曾经征战的老兵,战败归来后,正欲重新以农耕为生,却再一次应征入伍,踏上征途。诗歌通过主人公在临行之前的自述,表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全诗由三部分组成。从开篇到“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是主人公征战结束以后,回到家乡见到的情景,这是诗歌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篇幅较短,共四句话“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描写的是老兵回乡后的生活状况;剩余十四句是全诗的最后一个部分,写老兵再次征战,无家可别的感叹。

第一部分,从总体和细节两个角度对家乡面貌进行了刻画。前六句是主人公对家乡景象的追忆,这种回忆由现实引起。那现实是怎样的呢?“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自从天宝十四年以后,村舍都遭到了破坏,如今只剩一望无际的蓬蒿藜藿。诗人通过“寂寞”二字,把乡村荒凉、萧条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贱子”因此感伤,心情悲凉,这也是全诗的感情基调之所在。“我里百余家”则是对过去的描写,“世乱”二字与“天宝后”联系在一起,正点出了乡村变化之大的原因,这也直接造成了主人公“无家”的现状。“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由“世乱”而来,是老兵忧伤心情的体现。

“贱子”以下八句写的是主人公进村后对街坊四邻的探访过程。“贱子”两句起过渡作用。“寻”字刻画入微,“久行”表明时间之长,本是旧路,却须久行,充分说明了村庄已然面目全非,可见“旧蹊”辨认之难。“空”字,既是对前面“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的说明,又与下文的“但”字相对应。“日瘦气惨凄”,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情景交融,真实地写出了老兵凄惨的心境。现在的村落似乎成了狐狸的天下,连它们都敢“竖毛怒我啼”。寻访之下,只有“一二老寡妻”还活着!此时,诗人却未写出他们之间的对话,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其中的深意。

“宿鸟”四句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况,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诗歌借宿鸟对筑窝的树枝的依恋来表达诗人对故土的留恋之情。纵使家乡异常穷苦,自己也不愿离去。所以老兵又开始了辛苦的农耕生活,白天垦地,傍晚浇灌菜园。

最后一部分共十四句,再写别离。不同于上次的是,这次是无家而别。事情因“县吏知我至”而起。“虽从本州役”到“远近理亦齐”六句话从细节入手,层层深入,描写出主人公在接到“召令”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次转折体现出来。“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是其一,先写因在本州服役而感到幸运,然后又不禁伤怀:虽在本州,却既没人为自己送行,又没有什么东西可携带,一无所有,让人伤心。其二,“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孤独远征已让人感到十分凄凉,征战之后却还生死不可预测,正是“生死两茫茫”。“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中,一“既”一“亦”写出第三层转折:家乡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再无牵挂,那么是“近行”还是“远去”都已经无足轻重,没有差别了。

“内顾无所携”的原因在最后六句话中得到解释。自己已经没有妻儿,孑然一身,所以处处可以安身立命。长期卧病的老母在五年征战期间,也离自己而去,不但活着的时候未能得到自己的侍奉,死后更落得个“委沟溪”的结局。这怎能不让人哀伤?这样的家破人亡之痛,让主人公在最后发出诘问:人都无家可别了,还靠什么来做百姓呢?

诗中有叙述有议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对人物的塑造与对环境的描写统一为一个整体。篇幅虽短,但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该诗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无家别》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诗人名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早年曾游历南方的吴越、北方的齐赵等地,期间举进士不第。三十五岁时,杜甫到长安求官,仕进无门,十年困顿之后,终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去投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幸得脱险,潜逃至灵武,着麻鞋见天子,被任命为左拾遗。后为救房琯而上疏,结果得罪权贵,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随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于成都浣花草堂。剑南节度使严武镇守蜀地时,杜甫任严武幕中检校工部员外郎,翌年移居夔州。后举家出蜀,漂泊于鄂湘,卒于贫病。

《无家别》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