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道上早行原文
天台道上早行
戴昺
箯舆轧轧过清溪,溪上梅花压水低。
月影渐收天半晓,两山相对竹鸡啼。
【注释】
箯(biān)舆:竹子编成的舆床。
竹鸡:一种山鸟。一名“泥滑滑”,又名“鸡头鹘”。
天台道上早行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天台道上早行路过清溪的写景诗。天台山是浙江著名风景区。它峭拔多姿,峰峦争秀,流泉飞瀑,汇聚成溪。《天台府志》载:清溪,在天台县西五里,源出关岭,其支流有六。诗人行经的清溪,不一定实指。“清”,当是形容词,状溪水质地色泽之美。
诗人早起乘坐箯舆,发出“轧轧”响声。一条蜿蜒的溪水,无声无息地流着。皎洁的月光,照得溪水晶莹澄澈,镜一般明亮。“溪上梅花压水低”,一“压”字,写出了梅花盛开的情景,千朵万朵,争艳斗奇,压得花枝儿沉甸甸的,似乎贴近水面。这一句创造了一个梅花白,溪水清,暗香浮动,水面水中花枝相映的境界。这句诗不能说没有受到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的启发,而和姜白石《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的意境更为相近,写出了梅花的风神,更得象外之妙。
诗人被清溪幽美的景色所迷,竟忘记赶路。而时间却像平静的溪水,悄悄流逝。景物清晰的图像模糊了,月光也暗淡了。“月影渐收”的“收”,煞是活脱,好像“月影”带来的良辰美景不愿让人多得一样,硬要无端“收”去。而“收”,并不即刻全“收”;“收”上着一“渐”字,写出“收”的动态:缓缓进行,人不惊觉。大概是怕过分让诗人扫兴吧。运笔轻巧,下字灵动,诗情画意中又平添几分情趣。“天半晓”,以口头语言准确地捕捉住“黎明前黑暗”刹那间的时态特点,用词精当,体物入微。正当诗人眼前一片朦胧之际,“两山”之间,“竹鸡”啼叫,此唱彼和,深山幽谷,顿时热闹起来。天,已亮了。
全诗但写景,无一字言及心中之乐,而诗人为清溪晓景之美所陶醉之乐,却跃然纸上。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富有特色,给人以娱目悦心的艺术享受。
(邓光礼)
【作者】
戴昺:(1200—?)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今属浙江)人。戴复古从孙。嘉定十二年(1219)进士。授赣州法曹参军。有《东野农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