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九思·哀岁》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06:20

楚辞·九思·哀岁作品原文

楚辞·九思·哀岁

王逸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风兮潦冽,草木兮苍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涅污,葈耳兮充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蜂。

巷有兮蚰蜒,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俯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鼋鼍兮欣欣,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楚辞·九思·哀岁》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楚辞·九思·哀岁作品注释

【注释】

(1)旻(mín)天:秋天。(2)玄:阴历九月为玄。(3)唐:《楚辞章句》:“唐,一作黄。”苍黄,开始凋零。(4)蛜蚗(yī jué):即蛥蚗(shé jué)。类:又名蟪蛄。噍(jiāo)噍:拟声词。《楚辞章句》:“促寒将蛰,故噍噍鸣。”(5)蝍蛆(jí jū):蜈蚣别名。穰(ráng)穰:《楚辞章句》:“将变貌。”(6)瑛:似玉的美石。涅(niè):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引申为染黑。(7)葈(xǐ)耳:《楚辞章句》:“葈耳,恶草名也。充房,侍近君也。”(8)四荒:四方荒远之地。《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9)虿(chài):毒虫。《楚辞章句》:“虿,土螽也。喻佞人欲害贤,如虿之有螫毒。”(10)蚰蜒(yóu yán):多足小虫,能蜷曲,常栖木石下阴湿地,夜多出。(11)蜿蟤(wān zhuān):不伸展。《楚辞章句》:“蜿蟤,自迫促貌。”(12)丛攒:聚集的林木。(13)沄(yún)沄:河水流转的样子。(14)鼋(yuán):鳖。鼍(tuó):鳄鱼的一种。(15)鲇(nián):体滑无鳞,身多黏质的鱼。延延:躯体长长的样子。(16)陶陶:陶悠通假,悠悠,漫长的意思。(17)神光:《楚辞章句》:“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颎(jiǒng)颎:光明的样子。(18)困控:《楚辞章句》:“言无引己也。”(19)恶所:何所,怎么,如何。

《楚辞·九思·哀岁》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楚辞·九思·哀岁作品译文

【翻译】

清秋时节天气凉,九月气清天高朗。

凛冽寒风渐渐起,百花草木始凋黄。

小蝉蟪蛄噍噍鸣,蜈蚣小虫要变样。

光阴似箭岁将尽,感慨时过心悲伤。

哀伤世俗如泥浊,昏暗不明日无光。

沙石瓦器当宝贝,夜光明珠弃一旁。

香椒美石被污染,恶草葈耳堆满房。

整理衣服放宽带,墨阳宝剑拿手上。

登上马车命仆从,将要驱马奔四方。

走下堂屋见毒虿,走出门来遇马蜂。

小巷里面有蚰蜒,村邑之中多螳螂。

看见这些害人虫,心里感到极悲伤。

低头思念伍子胥,抬首却把比干想。

扔下宝剑摘下帽,像龙卷曲不伸张。

隐居荒山水泽中,丛集林中来隐藏。

看见山中小溪流,溪水潺潺流转淌。

水中鼋鼍多高兴,黄鳝鲇鱼长又长。

上上下下相随行,对对双双在游荡。

可恨自己没朋友,孑然一身好凄凉。

寒冬之夜多漫长,天色昏暗雪飞扬。

荒野神光放光明,山中鬼火闪闪亮。

培养品行无人荐,愁苦不乐度时光。

忧思郁结心沉闷,如何表达我思想。

(黄寿祺、梅桐生 译)

《楚辞·九思·哀岁》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楚辞·九思·哀岁作品赏析

【赏析】

《哀岁》与《伤时》,从题目上看,没有多大差异。哀、伤,岁、时同义。诗人为强调其悲伤之情,另起一章,再作咏叹。但在表现方法上,《哀岁》自有独到之处。

《伤时》开篇写的夏季,《哀岁》接着写秋天。“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北风兮潦冽,草木兮苍唐。”由夏入秋,清楚地显示出组诗的抒情脉络。“秋”经楚辞作者们的渲染,已固定为具有悲凉氛围的意象,这是不用多说的。此诗正是以秋起兴,引出“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的感叹。对于一个怀才不遇的人来说,在一年将尽之际,回首往事,最能引起他感伤的,莫过于光阴飞逝、白首无成之类的意绪了。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叹是不同的。并非主观不努力,而是没有可以努力的条件。所以,紧接着揭示了原因:世道昏暗。“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这是对世道不公的愤怒指责。下面四句则形象地表现这世界是怎样的“矇蔽不章”:沙砾当作宝贝,夜明珠反被抛弃,恶草葈耳堆满仓库,香椒美玉蒙上灰尘。两组对比十分强烈,其中的喻义也十分鲜明:坏人当道,贤人遭殃。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采取了退避的方式,正所谓“惹不起,躲着走”。他摄衣缓带,手持宝剑,驱马登车,要离开这污浊的地方。然而,沿途所见景象,仍不堪入目。这是一个怎样的世道哟!毒虿、马蜂、蚰蜒、螳螂这些恶虫肆意横行,充斥于大街小巷,不可一世。看见此景,诗人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愤慨。历史人物伍子胥和比干的悲惨结局猛地闪现在脑海。诗人没有在此过多联想,念头一闪,又回到现实,还是再走吧,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潜行隐居。

与《伤时》篇相比,《哀岁》同样是逃避恶暗现实,但没有上天,而是“入地”。大约是上天亦不能解决问题,因而另寻一途。诗人扔下宝剑、摘下帽子,学起蛰龙,潜藏于山泽和丛林。隐居本是士大夫避祸远灾、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良方,隐逸也是摆脱羁绊通向自由的途径。不过,绝对自由逍遥的代价可能是绝对的孤独。诗人在隐居时显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滋味。这是通过人和物的对比表现出来的:“鼋鼍兮欣欣,鳣鲇兮延延。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诗人从中深切地感到茕茕独处、无友无故的孤独和悲哀。这一段描写,除了以动物的成双成对衬托自己的形影相吊、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外,另一层含意也是可以把握的,即动物之“群行上下,骈罗列陈”,其体“延延”,其状“欣欣”,反映的是自然界小生灵们的安详自在、和睦欢愉,比较出了人世间的冷酷无情、多灾多难。所以,自然也就觉得雨雪纷纷、格外寒冷,寒夜漫漫时光难挨。那寒夜荒原上的点点萤火,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凄凉。对“蛰龙”式的生活,诗人感到厌倦,作出了否定。

最后四句回到自身,写自己美好的品行无人赏识,因而无人荐引。诗人愁肠百结,在低沉的叹息中结束了全篇。

王逸深谙屈赋“依诗取兴,引类譬谕”的特点,本篇将“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同时,又从中构成鲜明的对比。《伤时》着重于人事的对比,而且从今昔的角度展开,《哀岁》虽有历史人物出现,却一笔带过,着重的是物与物和人与物的对比。物又分多种,或植物,或动物,或宝物,动物中还分水栖陆栖。其深层喻义,仍是人与人的对比。

物与物的对比,如“沙砾”对“夜光”,“椒瑛”对“葈耳”,均是对立的形象。美丑的对立隐喻的是是非颠倒的现状。“虿、蜂”等一组恶虫,虽未出以相应的对立物,但以恶虫之横行喻小人之得势之意是明显的,“贤人不遇”的比喻就意在言外了。这是很经济的手法,不出以喻体而喻义自现,关键在于诗篇中有一个比喻的环境。关于水族类的描写,字面是物和人的对比。这里其实有两层意蕴:一是动物之自在和人类之不自在的对比,欢乐与孤独的对比;另一层意思则回到传统的比兴观中,即视“鼋鼍”等为恶虫,以其欣然自得,对比出忠良贤达之冷落不幸。

全篇以出门所见,生发出无尽的感慨。触目皆恶虫,举世皆小人,无论大街小巷,还是水泽山林,没有一块安身之地。只此两境,已将诗人的彻底失望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不难想象他举步维艰的窘况和走投无路的悲哀。

(刘明华)

更多楚辞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