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原文
江南曲
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江南曲赏析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古辞内容大抵为江南水乡男女风情。
《诗经》中有一些写前礼教时期的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如“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期我乎桑中,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等,至汉以后,这种自由恋爱的风气似乎扫地已尽了,而在六朝至唐的江南水乡歌曲中,不料桑间濮上之音,又复睹于兹,而且因为小船和流水的缘故,还变得更加自由、开放和浪漫了。
这首诗的主题词是“相邀”,相邀的主语,例行地被省略了。被省略的主语,应是水乡的游伴,一般情况下,应是一男一女。若要说是女伴相邀,应该说更加自然,然而从后二句暗示的恋情来看,还是以一男一女为妥。相邀的时间,是定在“日暮”,因为在日暮之前,是劳动的时间,那是不能耽误的,所以没有机会。日暮收工的时分,这样的机会就有了,于是“相邀归渡头”。“渡头”是靠船的地方,既然是相邀,很可能两条船儿就停靠在了一起。这种渔船,或采莲船,是很窄很小的那种,一船一般只能乘坐一人或者两人,必须留够盛放收获物的空间。停船的时候,两个人互助合作,这一点是毫无问题的。
问题是停船之后,他们干什么,诗中没有说。这可以说是诗人的狡狯之处,也可以说是绝句体实司之。后二句只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这是一个有意味的情境,有点类似电影镜头,当船系好的关键时候,镜头却切换到水面去了,读者看到的是落花在船边的回水中相互追逐,不愿离去。“如有意”,当然是拟人的手法。至于两个人上哪儿去了,干什么去了,全凭读者想象。这种写法,别人也有,如王维《少年行》写到“相逢意气为君饮”,下一句却留下一个“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无人的镜头,读者却可以想象侠少们在高楼酣饮高歌的情境。这首诗也是这样的,后二句留下的虽然是一个无人的镜头,读者却感觉得到,这两个人并没有立即分手回家,他们可能还在船上,也可能换了地方,另找了一个比较僻静的去处。
这首诗的另一个文本,末句为“来去逐轻舟”,此取“来去逐船流”完全是从音韵上加以考量。因为平声有清浊之分,即有阴平、阳平之分,“头”“流”同属阳平,在音韵上更其和谐,而“轻舟”二字皆属阴平,与“头”字押韵,稍觉异样,因为这首五绝只有两个韵脚,还是清浊相同为好。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