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资挽词二首原文
刘大资挽词二首
陈与义
天柱欹倾日,堂堂堕虏围。
遂闻王蠋死,不见华元归。
一代名超古,千年泪染衣。
当时如有继,犹足变危机。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刘大资挽词二首赏析
这两首诗是追挽刘韐的,作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前后。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刘韐被派出使金营,金人想逼迫他留下做官,刘不从自尽。后来南宋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忠节,追赠他为“资政殿大学士”,所以诗人尊称他为“大资”。
挽诗通常的写法是表彰死者的生平业绩并表示追悼之意,文字必须典雅、凝重,较难体现诗人的真情实感。所以古人的诗集中虽有不少挽诗,但往往流于平庸,还有不少“谀墓”之词,真正情文并茂的挽诗很少。陈与义这两首诗是挽诗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先看第一首。上古传说以为,天由八根“天柱”支撑,一旦天柱折断,就会倒塌。靖康之祸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大事变,北宋王朝的宗庙社稷毁于一旦,所以诗人把它比拟为天柱倾倒。颔联用了两个典故:王蠋是战国时齐国的贤士,燕军侵齐,欲以为将,他坚决不从,自经而死。华元是春秋时宋国的大将,与郑国作战被俘,后逃归。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在那天崩地坼的时候,堂堂正正的刘韐陷于敌围,他没有能够生还,而是坚决拒绝敌人的胁迫,以死殉节。后四句是诗人的议论:刘韐一代英烈,名超前古,他的事迹将使千年之后的志士为之感愤流泪。如果当时有人后继,那么,国家的危机局面当可改变!
第二首诗全是议论。据史书记载,刘韐尽节之后,金人亦叹曰:“忠臣也。”所以诗人感慨地说:刘韐决心尽忠报国,早已死生置之度外,所以对他本人来说,殉节只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金人毕竟也是人,刘韐的英勇行为会使他们明白,即使在大难降临之时,还是有坚守节义之臣的!黄河洛水,倾吐着先烈遗留的愤忾之情。后来的英雄将为之扼腕叹息,继其步武。中兴大业辉煌灿烂,刘韐的英名应该居于麒麟阁之首位。
刘韐是靖康事变中的烈士,殉难是他一生中的大节。这两首挽诗没有用一字一句去表彰刘韐平生的其他业绩或才能,而是集中笔墨颂扬他的节义。开门见山,重点突出,这是这两首诗的第一个特点。
这两首诗立论严正,词句工整,用典多出经史,行文之间有一种肃穆、正大之气,完全合乎传统的挽诗写法。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种严整的形式中,做到了议论精警,感情充沛,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结合靖康之变以后的历史情况,可以看出诗人所以要在刘韐尽节七年之后作诗追挽,是含有深意的。诗中“遂闻王蠋死,不见华元归”两句,一方面是表彰刘韐可比古之烈士;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讥讽许多贪生怕死之徒,他们临阵逃脱,丧师辱国,就像是“弃甲而复”的华元(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呢!而“当时如有继”两句,更是慨乎言之:如果当时大家都像刘韐那样坚贞不屈,又何至于毁弃社稷,仓皇南渡?所以说,这两首挽诗的意义决不单单是追悼先烈,它们同时又是诗人对那班靦颜事敌之辈的无情鞭挞。由于发这些议论时采用了多种手法,如“王蠋”、“华元”两个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当时如有继”两句,又纯从反面设想以立论;所以表面上并无剑拔弩张之势,细读则觉得含义非浅,发人深省。宋诗长于议论,于此可见一斑。
(莫砺锋)
【作者】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参知政事。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