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书事》原文赏析-陈与义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04:10

巴丘书事原文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注释】

一般选本多言此诗作于建炎三年。但按《年谱》,陈与义建炎二年“八月离均阳,经高舍,度石城,上岳阳”,计其行程与此诗“十月”合。建炎三年“九月,别巴丘,由南洋抵湘潭”,诗中明言“十月”则断非建炎三年之作。

巴丘书事赏析

诗人的曾祖陈希亮为凤翔知府时,苏轼曾为其僚属。陈氏原籍四川青神,希亮迁居洛阳,所以其后即为洛阳人。诗人青少年时期,正值大禁元祐学术。苏东坡、黄山谷都喜写诗,因此当局把诗看成元祐学术,读苏黄诗和写诗都属犯禁。但陈与义《墨梅》绝句,传入禁中,为徽宗所激赏,诗禁因而破除。诗人生当南北宋之交,饱尝金人南攻流离颠沛之苦,诗的气格也沉郁悲壮。江西诗派人推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可见对他的敬重。他的诗对南宋四大家(尤、杨、范、陆)也很有影响。这首《巴丘书事》,依据《年谱》,写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巴丘(今湖南岳阳)之时。

首句引用《三国志》说明巴丘的重要,为题目“书事”打下埋伏。《三国志》讲到巴丘,都和战争形势有关,《武帝纪》:“公(曹操)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卷四十七《孙权传》:建安十九年,“鲁肃以万人屯巴丘”,《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首句提出,读《三国志》时就认识巴丘的重要,总想能亲临其地。二句紧接“临老避胡初一游”。如果和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相比,有同处,即多年夙愿,一旦得偿,但句中“避胡”二字却使此次之游充满辛酸。胡指金人,自不待言。自然是初游,接下即写所见景色及感受。三四是名句,胡应麟说它“得杜声响”(《诗薮·外编》卷五)。上句写秋冬风急天高的声势,酣字用得活,晚木指秋冬的树木。这句是耳闻,写声。下句写眼中所见,视线由广阔的洞庭野收至岳阳楼。“抱”字也用得活。这句是目睹,写色。上句给人一种动乱危迫的感觉,而下句却表现日影紧抱岳阳楼这一洞庭野的中心景点,又使人从动乱中透出一线安定的希望。两句相连,使读者从景色引起更多的联想。

五句接“临老避胡”而来,作者从宣和七年(1125)离京师到陈留,因金人入攻,辗转奔波,已经四个年头,“风露”二字既是自然界的风餐露宿,也含有政治上挫折和敌骑侵扰。这个“侵”字含义较深。下句写洞庭水落,湖里出现七大八小的沙洲。“吐”字用得特别生动险劲。“洲”上着一“乱”字,也隐寓世乱之感。

尾联最值得玩味,表面上是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巴丘处在东吴的上游,是边防要地,须得鲁肃这样的良将,方能把守。此诗表面是说,现在未必需要鲁肃这样的人镇守上游,自己是书呆子,却为上游无人而急得头发几乎全白了,但是“空”急无补于事。从结构上是回应首句。可是细细琢磨,这两句大有文章,题目叫《巴丘书事》,却没有写出什么事,原来所谓“书事”,就是让读者从这尾联中去体会。这年七月,抗金老将宗泽在开封连呼三声“渡河”,气愤而死。这是因为宋高宗采取逃跑政策,不敢亲冒矢石,北复中原。《三国志·鲁肃传》写周瑜至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鲁肃以自代。这里暗以周瑜比宗泽之死,但朝廷不知起用鲁肃这样“智略足任”的人才,言外之意,隐然有以鲁肃自负的味道。但不便明说,所以隐约其词,说“未必”,说“空白”,都该从反面理会。又怕读者不易理解自己的苦心,所以题中着“书事”二字,使人联系当时形势,思索得之。宗泽死在七月,但消息传到流亡中的陈与义耳中,已是十月,所以作者用“书事”二字以为暗示,使读者探索其难言之隐,忧国之情跃然纸上,至于作者是否有鲁肃那样的“智略”,可不必深究。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可以说是闪烁其词,因题见义。

(周本淳)

【作者】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参知政事。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

更多陈与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