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原文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陈与义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樽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赏析
这是一首用陶潜《还旧居》原韵所作的和诗。左通老的名号事迹均不详。根据诗中“秋入汉水白”两句与“勿云去年事”两句,以及陈与义诗集中反映的与左通老的结识、交往来看,诗当是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离均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去岳州(州治在今湖南岳阳)时所作,作者时年三十九。
诗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陶诗是在社会动乱,归田之后三次移居,再次回到旧居之时所作。当他回到旧居时已是“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但总还算有居可还,而陈与义作此诗之时,就连这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陈与义避乱,自河南南逃,于建炎二年八月至均阳,秋天又离均阳再往南到岳州。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金人已牢牢控制着北中国的广大土地,而且还不时向南进逼,时势岌岌可危,故诗开头即语含悲痛地写道:“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所谓“不念归”,并非是不想或不愿回去,而是有路已回不去了。陈与义另一首与此诗同时写的《均阳舟中夜赋》所云:“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可以帮助理解“故园”两句的内涵。两句用“非无路”与“不念归”,一正一反,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现实和诗人的悲愤心情。“秋入汉水白”两句,交代这次离均阳南去的路线和时间。“汉水白”、“叶脱”,点明时间已是江水澄清、树叶飘坠的秋天。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有“江城八月枫叶凋”之句,知其离均阳在八月。他由汉水舟行入长江,于十月抵岳州。这两句虽是对客观景物的实写,但在气氛上却更增添了“行人”的悲凉心情。
“东西与南北”两句承“行人”表明诗人当时行踪飘忽,感到天下之大,竟难觅一个安身之所。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感叹已再无人理解与漂泊无依的处境。韩愈《感春四首》之一“东西南北皆欲往,千山隔兮万山阻”,亦只叹息欲见所思道路之难。陈与义在此所表现的却是动乱年代人们欲寻一安宁之地而不可得的心情。“勿云去年事”两句,指建炎元年,金兵袭邓州(今属河南),陈与义仓皇出逃事。是年末,诗人自邓州出奔,明年正月初,陈与义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复遇金兵,仓皇奔入州南数里的南山中躲避,春末始出山。其《房州遇虏入南山》云:“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此诗“兵火偶脱遗”指此,不过,在时间上,是把去年末与今年初从邓州出奔直到避入南山连并叙述,笼统曰“去年”罢了。
“可怜竛竮影”以下四句,感叹自己形单影只,值此凶年(残岁,此处似不宜解作岁将尽。残,可解作凶恶,此指当时兵火遍地),漂流到此相依。(竛竮,即“伶俜”。)在这即将离别之际,希望多停留一些时候,与君(指左通老)细酌共话。
诗的最后四句回应开首,感叹山河破碎,路长体衰。在这百感交集之时,挥泪与君告别。
诗人生当南北宋交替时代,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接触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对杜甫的诗歌也有了新的体会。他在避乱中写的《发商水道中》云:“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诗。”《正月十二日自房州遇虏至……》更为明白地说:“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他学习杜诗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能像杜甫那样,把描写个人颠沛流离之苦与抒写家国之痛结合起来,而使他成为这一时期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这首诗无论就写实的手法,还是就沉郁悲壮的风格来说,都明显地受到杜诗的影响。
(邱俊鹏)
【作者】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参知政事。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