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作原文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
我缘应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注释】
①兵不解:指战争一直持续。
②江城:即南京。
③齑盐:喻生活贫困。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译文】
从宣和七年到绍兴四年,这十年中金兵的铁蹄践踏中原,他们卷起的战尘,又覆盖了江南,最后兵临建康城下。我年事已高,在动乱中流离失所,倍受折磨。稀疏的胡须已经像雪一样白;哀痛的眼泪长流,几乎要凝成冰串。
在何处埋葬父老?在何处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许最后的归宿只在吴兴,吴兴与我有缘。和知心好友凝目相对,怎么能忍受这离别之情。黑夜深沉,细雨缠绵,我一个人难以入眠,孤影映在小窗上。
临江仙词作赏析
赏析1
这首词写于绍兴四年(1134),当时词人五十四岁。这年秋天,金人与伪齐刘豫政权合兵进犯南宋,直逼建康。江浙百姓纷纷南逃。词人也从建康赶到吴兴,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深夜与故人相会在小窗孤灯之下,倍感伤怀,作此词以抒怀抱。词中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担忧,对金人的愤慨,以及对自己韶华不再、年迈体衰的慨叹。
上片写国事将危。开篇两句点出战争的形势,饱含对金人的斥责及对赵宋王室的不满。“岁华”三句写词人年事已高,已无力杀敌报国。“客心惊”原因有二:韶华不再;国事维艰。“衰涕”亦是双关,一叹年华老去,一叹报国无门。
下片写词人的归隐情思。他想在吴兴归隐,但好友大多身在建康,所以词人联想到了归隐前和朋友的惜别情景及分别后自己的寂寞孤单。结尾落于景物,景中含情。
本词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词境沉郁哀婉,堪称一曲感人肺腑的乱世哀歌。
赏析2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其时吕祉帅建康,辟陈克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职期间,陈克曾撰《东南防守利便》上秦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无奈朝廷昏弱,奸佞当道,忠言不为所用。国运不振,年事已高,作者只好慨叹:“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词上片主要借史实抒悲愤之情。而词下片的情绪则从悲愤转为悲观。“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吴兴”就是被追归隐思想的反映。齑盐,原指切碎了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宋之湖州亦称吴兴郡,陈克意将隐居于此。但是,另一方面,不是说走就走得干脆的,陈克长期侨居金陵,这里有不少朋友是他所不忍心离别的。所以有“故人相望若为情”云云。
这首词悲慨沉郁,感情深厚,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客心惊”的原因不只是时光消逝,“疏髯如雪”一句似乎还为不能报效疆场而惋惜,欲生冰的“衰涕”,实际上也反映了为国事而涕泪交加的情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苏轼寄弟苏辙诗云:“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箫瑟。”这里,借用苏诗意象,以“别愁”、“孤影”表之,见故人于今独处无侣之苦,也反衬出自己的孤苦处境。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巧妙无痕。起首两句指出:十年来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是作者哀愁的原因,也是他欲别故人的原因。此词发端处揭出感慨的原因,为全篇定基调,立纲领。此后虽然不再有一个字提到兴亡,但由此种下的兴亡之慨,随处可见。这样开头,有笼罩之功力。至过变处,词云“送老”,这和“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这两个字可谓承接严密。上片言老,是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则是寻求自己的归宿。所以“送老”一语承上而启下“应吴兴”、“别愁”、“孤影”,与之一脉相承。词到终了,却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气氛,不但收来有力,而且含“有余不尽”之妙。
作者简介
陈克(1081-1137?)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中,吕祉帅建康,辟为都督府准备差遣,敕令所删定官。绍兴七年(1137)六月,随吕祉去淮西庐州(今安徽合肥)抚军。八月郦琼叛,与吕祉同时遇害。事见《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咸淳毘陵志》卷一八。
《南宋书》有传。赵万里辑其《赤城词》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称其“词格颇高,晏、周之流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