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其一》(步登北邙坂)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00:11

送应氏原文

送应氏(其一)

曹植

步登北邙坂 ,遥望洛阳山 。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 ,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 ,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 ,荒畴不复田 。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

【注释】

1、洛阳山:指与北邙相连的山岭,李善引郭缘生《述征记》:“北芒,洛阳北芒岭,靡迤长阜,自荥阳山连岭修亘,暨于东垣。”

2、顿:塌坏。擗:分裂。

3、参天:高接天。洛阳被董卓焚烧在初平元年(190),距离作这首诗的时候已二十一年,所以有“荆棘参天”的景象。

4、畴:耕过的田。这句是说荒了的田亩不再有人耕种。“田”字是动词。

5、“我”字从“游子”两字来,游子指应氏。这是代应氏设词,不是作者自述,应氏或许曾在洛阳住家。

6、气结:指胸中郁塞。

《送应氏·其一》(步登北邙坂)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送应氏赏析

这是送应玚兄弟的诗,共二首。汝南应玚字德琏,弟应璩字休琏,都是诗人。这两首诗作于建安十六年(211),这一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应玚被任为平原侯庶子。曹植随曹操西征马超,道过洛阳,在洛阳送别应氏。第一首写洛阳的荒芜。

“《送应氏》诗似作于建安十六年之前,子建时在洛阳,瑒将北行,故为之饯别而赋诗送行。”(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卷一)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

诗为送别应氏而作,但此首中却没有常见的那些抒写离愁别恨的话语(第二首方写及),而是集中笔墨描写自董卓焚掠以后,二十多年过去了,洛阳犹自一片残破荒芜的景象。在这里,诗人早年关心社会现实的精神固然很可贵,而在构思谋篇上所表现的脱略故常的精神,也是很可取的。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注又引《续汉书》曰:“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要描写偌大的洛阳如此残破荒芜的景象,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作者只选取了三个方面,以简驭繁,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二句并非总冒全篇,也就是说,以下所写的并不都是他为送应氏而“步登北邙坂”后“遥望”所见。这时望中所见的只是宫室荡然、垣墙顿擗、荆棘参天等“何寂寞”的景象。这一层,借“遥望”而鸟瞰洛阳,先大笔勾勒了洛阳总的面貌。不过这面貌,主要还是从环境、景物上去勾画的,主要着眼于空间。“不见旧耆老”以下四句,则转而写人事的迁化、生产的破坏。这自然不是“遥望”所可得的,而是“步登北邙坂”以前的见闻的艺术概括。“不见”二句,旧日的老人大都已经逝去,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可见时隔已久。就这样,“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被董卓焚掠过的洛阳,犹自满目荒凉,未能恢复,其破坏之惨重,于言外可见。这里显然又暗寓时间推移的过程在内,借以进一步渲染洛阳的残破。末后六句,作者又另辟一境。他巧设了一位久出初归的游子,这位游子似即暗指应瑒,通过他的眼见、心感,再写洛阳的荒芜:面目全非,路径全无,人烟断绝,满目萧条。最后,以饱含着沉痛感情的两句结束了全诗。回首往者,悲痛而至于气塞,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情感自然不只是诗中那位“游子”的,也是诗人自己的。寓抒情于记叙,这种构思也是很巧妙的。同时,本篇也为下首抒写清时难遇、死生莫测的悲痛别情创造了谐和的环境与气氛。

(高海夫)

【诗人名片】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他的一生可以公元220年十月(曹丕在这时即魏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平顺。后期在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两朝(220—256),遭受猜忌,不得参预政事。屡次要求自试都得不到允许。因此常抑郁无欢,到四十一岁就死了。他的诗流传约八十首,以五言为主,大都词采华茂,语言精炼,情感热烈,慷慨动人。代表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

更多曹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