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原文
拟行路难(其十八)
鲍 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道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拟行路难赏析
此诗是鲍照著名的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十八首。这首诗与这组诗的许多篇章一样,是写在当时高门世族垄断下,贫贱之士对世路艰难的忧愤的。从这首诗中的“余当二十弱冠辰”句来看,这首诗当是他青年时所作。鲍照少负才华,曾经富于理想,他在一首诗中自叙说:“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弱冠参多士,飞步入秦宫。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拟古》其二)说明鲍照早年颇以才学自负,很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森严的门阀制度,却一开始就像一片不散的乌云笼罩在他的头上,给他的前程投下了浓重的黑影,于是他感到悲愤、忧郁、不平,以至于失望。在无可奈何中,他发出“富贵不由人”的感叹。为了排遣苦闷,他希望过一种旷达的生活,于是他“穷途运命委皇天”,企图用及时行乐的方式,一泄胸中的积忿和不平。由此可知,诗人的这类诗篇,乃是诗人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不合理的社会相撞击的产物。所以乍看起来,诗中委天、由命、行乐,似是消极,事实上,它正是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的一种抗议。
这首诗的内容是写人的穷通有定,未若饮酒作乐以优游岁月来得快活,但回旋于全诗的基调是高亢的,并非消极、低吟的。全诗开端:“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是说人生命运难移,生来贫富已定,概不由己,表面上是宿命论的观点,但实际上所反映的,是在门第社会制度下,出身寒门的贫贱之士的不平和强烈的感慨。而诗中又以“莫叹”作为劝诫,从而透露出一种旷达的胸怀。下面紧接“丈夫”四句,更表达出一种豁达、豪迈的精神。诗人年少气盛,并不甘心于微贱。他自认为年富春秋,来日方长,总有一天能迎来自己的春天。诗的后半篇,即“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以下,则通过对饮酒赋诗、趁时作乐的描写,着意表达了一种对于“穷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次和诗人豪爽不羁的性格。
前人评论鲍照的诗,特别说他的乐府作品,“抗音吐怀,每独成亮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八)、“淋漓豪迈,不可多得”(《多岁堂古诗存·例言》)。鲍照的乐府诗,确非锦章绣句、精雕细镂之类。他的诗慷慨任气,直吐胸臆,主要以奇警、豪放见长。“文以气为主”,鲍照的诗正是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快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达到一种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鲍照的诗不具所谓“文心”,不顾诗艺、技巧。就拿本诗来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豁达胸怀和无所顾忌的态度,在诗中一连用了“莫叹”“莫言”“莫惜”,以及“会应”“直须”“何劳”等字眼,充分表现了一种莫容置疑、直须如此的口吻和气势。从全诗篇章上讲,它以突兀一句“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的议论开端,其后夹叙夹议,写追求,发感慨,抒情怀;行文中有形象的比喻,有浪漫色彩的夸张。又于一篇之中,凡三转折(悲叹贫贱,抒写希望,委命旷达),句式错落(五言、七言间用),途中换韵,而又一气呵成,使全诗情思了无障碍。这岂不都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吗?王夫之云:“看明远乐府,若急切觅佳处,则已失之;吟咏往来,觉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斯得之矣。岑嘉州(岑参),李供奉(李白)正从此入。”(《古诗评选》)实际上,鲍照这类乐府篇章的佳处,就在于感情饱满,气势充盈、流动,披心见意,不事雕饰,而自然表现出一股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褚斌杰)
【诗人名片】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家世贫贱。临川王义庆任命他为国侍郎,宋文帝迁为中书舍人。后临海王子顼镇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刘宋一代的诗人中最为特出。七言诗到他手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