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古诗原文
寄生草·劝饮
白朴
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蜺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渭川田家古诗赏析
题曰“劝饮”,实则是一篇愤懑之辞。作者看穿了功名富贵、改朝换代,在醉后的狂言里透出对那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的清醒认识。这种人生态度我们在《世说新语》的《任诞篇》里已屡见不鲜,陶渊明和王绩的诗里也常有所表现。但我们读着白朴的这支曲子,仍有新鲜之感。这恐怕是和以下两点有关:一、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片面追求文辞的典雅和音律的优美,成为少数人赏玩的东西。可是在民间流行歌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散曲,仍然保持着其通俗、诙谐、活泼、新鲜的特色。用韵灵活、句子参差,以及广泛采用口语,使这种体裁具备了诗词难以具备的某些表现力。白朴运用这种体裁,以一种诙谐的态度和语调表达前人多次表达过的思想,遂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二、这支曲子的成功,取决于中间的三个警句,即“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麯)埋万丈虹蜺志。”如果没有这几句支撑在中间,就显得太平淡了。作者不说在酒醉中忘却功名,而说让酒糟腌渍起功名二字来;不说在酒醉中不再考虑那千古兴亡,而说让未曾滤过的酒淹没掉它;不说在酒醉中抛弃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说让酒麯埋葬万丈虹蜺志。糟、醅、麯,何等平常之物;功名、兴亡、虹蜺志,何等重大之事;作者竟把它们并列起来,让前者去销蚀后者。其构思与造句确实峭拔。
白朴自幼饱经丧乱,入元后,常郁郁不乐,放浪自适。有人荐之于朝,固辞不就。他原是一个陶潜、王绩式的人物。所以曲子的末尾说“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只要是知音的朋友都说陶潜归隐嗜酒的态度是对的。这里有以陶潜自喻之意。至于屈原,是作者拉来与陶潜对比的。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伤时忧国,可是仍不免于放逐,行吟泽畔投江而亡。他的所作所为被认为是不识时务,而受到一些人的嘲笑。既然事不可为,那么与其学屈原还不如学陶潜呢!“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这两句的大意就是如此。当然,对于伟大的诗人屉原,白朴未必真的嘲笑他不识时务。这不过是一种激愤的言辞,极其沉痛的反语。不可仅从字面上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