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別作品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诗人集会作诗,有时会限定题目,题前多加“赋得”二字。
[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之一,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并称“元白”。
[2]离离:繁茂的样子。
[3]王孙:贵族子弟。此处指即将远行的人。萋萋:草盛的样子。
赋得古原草送別作品赏析
野草随处可见,蓬勃茂盛,只要没有人力的阻拦,可以从眼前长到天边。古人送别,抬眼看到的就是野草,无穷无尽的离愁别绪和别后的思念,恰与无边无际的野草相似。写送别的诗词中,也就很容易出现野草。汉魏古诗里就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这样的句子,南唐后主李煜的《清平乐》则直接作比:“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白居易这首诗以“原上草”写别情,更是明显从《楚辞·招隐士》的名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中化用而来。他用“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来写荒原之上青草无边,随着路途向遥远的远方伸展,而离愁也如春草一般无边地蔓延开去。如果将这首诗置于送别诗的行列,只能说写得中规中矩,并无特别之处。但这首诗里“别情”只是配角,“原上草”才是主角。这繁茂的野草,生命力是多么旺盛,每年经历着从枯到荣的循环,哪怕遭遇了野火焚烧,只要春天来临,它还会再次长出,生机勃勃地长满大地。白居易通过“原上草”,写出了生命力的强大,写出了一种给人希望的天道。
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从“赋得”这个诗题来看,对于当时的他而言,这首诗大概类似于今天的一次命题作文练习,却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一首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