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原文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赏析
王维的《青溪》首句相当“开阔”,以显露心胸。第二句以“流转”表露心态转换;第三句以“喧”“乱”凸显青溪的安静。前四句写“青溪”,远近相对、水陆含括,壮阔与细微的景致相衬。写景状物,由实景抒发情感与诗人生平、心情相互呼应。末二句借写“川”“石”比喻诗人心境,由抽象情怀与前景相互映衬,情景交融。
起首两句切题,以青溪带出山水自然美景,却不是写山川雄浑壮丽的巍峨,而是运用轻巧之笔描绘出水逐山转的秀丽,别有一番幽静别致。如此综写溪水在山间顺势流转的动态美,以“逐”字显示出青溪在层峦叠嶂里产生曲流灵动的态势,将行进的艰难化作流畅,使主体形象跃然纸上,也勾勒出山势的棱角与水势的迂曲,营造出刚柔并济的融洽。同时,第一句由“黄花川”的“黄”字相映“青溪”的“青”字,调合出鲜明的视觉情调,景色霎时活灵活现。
随后几句笔锋一转,由远而近特写青溪的样貌,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对偶句,呈现出青溪在山谷间嶙峋的乱石里穿行,激荡出奔涌、振响的波涛,在强烈的动感中传达出“喧”的听觉震撼。接着,当青溪流经深山里平缓的松林,又辅以“深松”的幽邃,强化宁谧的“静”态层次。以有“喧”的嘈闹反衬有“静”的幽寂,构筑青溪动静得宜的形象。
此时,点明季节再加入“菱叶”“荇菜”“芦花”“苇叶”,增添秋意浓厚的静寂清幽,饶富画意的景物相互辉映,点缀出水波荡漾时摇曳生姿的曼妙可爱,并借由“漾漾”的意象赋予青溪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这“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叠字技巧,增加了诗句的节奏美感和气氛。此外,“漾漾”的动态水势与“澄澄”的静态水势,也具有动静对比之美。
这几句顺流而下,由远景的综写至近景的特写,写同一条青溪流泻出的不同风情:既活泼又喧闹、又幽深、又安详、又可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摹写出青溪的鲜明特色与盎然生机,同时以景喻情,暗叙诗人的心境。
首二句以游山玩水的近况纪实开启诗篇。“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每”字的频繁说明了诗人寄情于山水的状态;“逐”字则流荡出狂放、洒脱之气,冲破了尘世的种种羁束。“趣途无百里”传达出不过百里的青溪,态势变化多端。而“随山将万转”的“随”与“转”字,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转换。
最后四句由写景转为抒怀。诗人自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此诗写“青溪”以作比拟,而“清川”的状态则呈现诗人心境一如河川般的清澈。同时,青溪的名不见经传,平凡一如诗人清心寡欲、淡泊自得。“请留磐石上”,着眼于“石”所蕴藏的安定力量,经过上述动静状态的交相描绘后,回归到平静的沉静意象。“垂钓将已矣”的隐逸,表征了自己一如渔叟般逍遥自在。
诗人淡泊的心境投射在自然的景象里,正如其另一作品《山居秋暝》的闲适氛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紧扣诗题,前句书“山居”的景致,后句书“秋暝”的时间与季节,而刚刚停止的阵雨,将空阔的山林洗涤得更加青翠空灵,同时将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烘托得清新脱俗。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利用天色、水色彰显雅致的格调,“照”“流”二字将心境升华至更加高妙。前两联着墨、渲染出清明冷静的色调。颈联则以“喧”的动态描写,和“浣女”“莲动”“渔舟”一并呈现出缤纷活泼的听觉与视觉效果。动静兼具、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勾勒出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随意”“歇”等寄情于山水的任情适意。此诗流露出的活泼生机,与《青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台北客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员 赖彦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