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古诗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6 19:07

江雪原文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古诗赏析

江雪赏析

所有的山川,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踪迹。然而,却有一位老翁坐着一条孤零零的小船,身披着蓑衣,头戴着斗笠,在飘洒着大雪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天地皆白,寂静无声,汉江之上,孤舟之中,一老翁在雪中垂钓,如一幅画卷一般展开。此情此景,颇有些禅的意味,好似在苍茫大地里开出了一朵坚毅的白花,独守空寂,心内平和安详,与天地融合一处,参透一切世事轮回。

说起诗作的作者,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少有的少年才子。只可惜官运曲折,报国无路,不到五十,便离开人世。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柳宗元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绝对是唐宋的散文大家。诗人才子,根本不能概括他对后世文学的贡献,文学家三个字,也不过是将将可以说明其的努力。

他的诗作较少,但是每篇都独具特色。苏轼高度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他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

看得出被贬后的柳宗元,更寄情于山水、天地,以洗涤心灵和魂魄。全诗匠心独运,布局巧妙,生动刻画了一位坚毅、澄洁、傲岸、狷介的渔翁老者形象,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败遭遇贬谪后虽孤独寂寞却依旧坚守节操的精神风貌。

他在和孤独对话,万籁俱寂的雪山,风雪交加中一个蓑衣老者独立江中,一个看似了无生机,无处可依的情景,出现了一个默默与风雪抗衡的老者。因是老者,才更加升华了画面的悲惨孤绝。知天命的老人,更懂得生命的珍重,更明白生的意义,活着是为什么。老而弥坚的老者,平静地面对一切困境,却淡泊如斯,好似天地之间本无一物,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在寂静的画面下,是信念的支撑,是一场孤单深入的较量。试想唐初的陈子昂,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无限寂寥下,仰天悲哭,捶胸顿足,慷慨奋世之志顿化作“怆然而涕下”的滔滔泪水。就连一向旷达的苏轼,面对屡屡碰壁,不被重视的境遇,都不免会有悲壮的无奈之感。而此时的柳宗元,却一人独坐苍茫大地间,在风霜雨雪的肆虐下,如如不动,如老僧入定。

他兀傲风雪,不畏荒寒,雪中独垂钓,这般凌然不可侵犯的气概,这般横扫一切战胜一切的人格魅力,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这样的画卷,这般的场景,让我想起《红楼梦》中那白茫茫一片的干净大地。又想到柳宗元的母亲笃信佛教,这时的柳宗元受净土宗的影响,他赞同并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存在,结合《江雪》,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畅想:无论他身外的世界是多么的风霜雨雪,而在他心内,是一片净土,宁静安和,了无尘埃。

诗如其人,镜如其心。这就是柳宗元。诗作中的风骨、气质、修养,便是来自诗人自身。

柳宗元的好友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于今,无疑也。”韩愈的眼睛无疑是犀利的,他看出坎坷的官场之路,对于柳宗元反而是一种磨砺,成就他一代文坛巨匠之名。

更多柳宗元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