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赏析
写山景,王维首屈一指。
这首诗写的,是他曾经隐居的终南山。
终南山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终南山,就是西起甘肃省天水市,东至河南省陕县的秦岭。位于秦岭山脉中段、长安城南又叫太乙山的那部分,则是狭义的终南山,也是王维的终南山。
所以开篇就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天都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唐都长安,一是指天帝之都。仔细想想,后一种是。毕竟,终南山主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当然接近天廷。而且,也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看见自西向东的山峰延绵不绝似乎直到大海之滨,尽管“接海隅”是想象和夸张。
事实上本诗的观察点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终南山主峰,虽然对这首诗历来有不同解读,比如说首句是山下仰视,第二句是山上俯瞰等等。但那样就讲不通全诗,或者会讲得支离破碎。
不妨来看后面几句。
第二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其实是“回望白云合,入看青霭无”。之所以用了倒装句,是由于格律的要求,因此“看”要读如堪。青霭则就是白云,只不过在山下观看时,它们在树木的映衬下带有淡淡的青色。但是登上峰顶,不要说淡青色,就连云雾也不见踪影,因为人已经在云雾之中。这时回头再看,但只见成片的白云环绕着山腰,把主峰变成了茫茫云海中的孤岛。
这就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意思。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也是倒装句。站在峰顶,山南山北的区别一目了然。那些峰峦和沟壑,有的向阳,有的背阴,都纷纷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显得阴晴不定,还变化万千。如果置换成诗的语言,也许就叫:中峰分野阴晴变,万壑千山气象殊。
无疑,这仍然是在主峰所见。
最后两句就无所谓了。欲投人处宿,可能在下山途中,也可能在山顶就已经想起。但不管怎么说,这座山都是空旷幽深的。无论在哪里寻找住处,也都只能隔水问樵夫。
然而这正是本诗的点睛之笔。它可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是诗人的精心选择。但即便是刻意谋划,也非常自然。正因为自然而然,所以尽管接在自然景观的后面,却并不突兀,反倒由于有人间烟火的气象,而平添了诗情画意和无穷趣味。
不信,你换两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