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需问天-李煜《更漏子》古诗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6 15:56

更漏子原文

更漏子

五代·李煜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需问天-李煜《更漏子》古诗赏析

更漏子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念男子的词,意思很明了,上阕写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见心上人,却只换来片刻的相会。下阕写女子闺中落泪,心心念念惦记着心上人,不知不觉到了天明。对这首词的作者,争议一向很大,有说是李煜,又有说是温庭筠,他们二人都写过这类风格的词,所以都有可能,似乎赞成是李煜的人还是多一些。

金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金钗雀指的就是钗头是雀形的金钗。能佩戴“金钗雀”这种头饰的,不会是穷人家的女儿。姑娘想念心上人了,两人一早定好了约会的时间地点,于是她在镜子面前磨蹭好久,又是佩戴金钗又是涂抹胭脂的,挑选衣服恐怕还得花更长的时间。身为女子,约会前的纠结心理我太懂了,恨不得翻遍整个衣柜,却又觉得哪一件都不合适,换来换去,把所有当下季节穿的衣服全试上一遍,直到时间快来不及才匆匆出门。而越是纠结,说明姑娘对心上人的爱就越多,恨不能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他看。

词中提到的红粉,是古代女子的化妆必备品,即胭脂和铅粉。女子用的胭脂大多是用产于西域的红蓝花制作而成。至于铅粉,顾名思义就是用铅做的。《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铅粉的制作方法,大概就是将铅融化,削成薄片卷成筒状放在特定的器皿中化成粉状,然后兑上豆粉、蛤粉等配方,用水搅开,阴干后差不多就成了。宋代女子用来涂面的粉一般都是铅粉。成语“洗尽铅华”的“铅”字也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明朝和清朝又出现了珍珠粉和宫粉。古代女子花在这上面的心思,可是一点都不比现在的人少。

擦了粉抹了胭脂,戴好金钗换好衣服,总算收拾妥帖了。姑娘高高兴兴出门,期待着与心上人相见。谁知精心打扮了这么久,见面才一会儿就分别了。这里的“暂相见”未必真的很短暂,只是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相处的时间总是不够的。所以姑娘心里就不乐意了,她对他的情意,天地可鉴,为什么不能长相厮守呢?

与心上人分别后回到家的姑娘满心惆怅,香炉中不时地飘出穗状的烟,那烛台上滴落的珠泪,就像她因想念他而流的眼泪,一滴又一滴地往下掉。“香作穗”一句再一次验证了女子家不普通,宋词中经常出现的,比如李清照“瑞脑销金兽”中的“瑞脑”啊,还有沉香,都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香也常常被当做贡品和礼品。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明朝人陆采所写的《怀香记》,其实早在陆采之前,唐人王彬就写过同样内容的故事,叫《贾午传》:

贾午是西晋太尉贾充的女儿,也是引起“八王之乱”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胞妹。姐姐贾南风因八王之乱而出名,妹妹贾午则因为偷香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太尉贾充有位秘书官叫韩寿,英俊博学,是出了名的美男子。一次宴会,贾午从帘幕后面偷偷看见了韩寿,对他一见钟情。她让丫鬟找到了韩寿的住所,向他表明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韩寿心下大喜,依约前往贾府与贾午私会。贾午和词中“金钗雀,红粉面”的姑娘一样,每次都精心打扮一番,等待情郎的到来。

当时西域给皇帝进贡了一种香料,香味非常奇特。晋武帝把香料赏给了宠臣贾充和陈骞。贾午可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香料里面有这么多名堂,她闻着味道不错,就偷来送给了韩寿。一次宴会上,贾充闻到了韩寿身上特殊的香味,再加上女儿最近的变化,他马上就怀疑到了女儿和韩寿有私情。

查清了事情的始末之后,贾充把贾午叫来盘问。贾午见事情败露,也不再否认,她态度坚决地表示非韩寿不嫁。贾充觉得韩寿一表人才,也算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大张旗鼓地将贾午嫁给了韩寿。欧阳修《望江南》中的“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和李商隐《无题》中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写的就是贾午偷香的故事。后来“偷香”二字也成了男女偷情的代名词。

《更漏子》里的这位姑娘可不像贾午那么胆大,她觉得与心上人相会的时间太少,又不敢做出格的事,只能偷偷掉眼泪,辗转一夜无眠。睡觉时总觉得珊瑚枕头太滑,锦缎被子太薄,害得她又冷又孤单,无法入睡。其实根本不关珊瑚枕头和锦缎被子的事,只是姑娘一心想着心上人,孤枕难眠。若是不医好这相思病,换再好的枕头,再厚的被子,她还是会睡不着的。

这位女子还真是个单纯可爱的傻姑娘,看她的妆容和闺房陈设,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从小被宠坏了,难免有些娇嗔。但感情可不像宠爱她的父母一样处处包容她,遇到些小波折是难免的。姑娘必定是第一次恋爱,与心上人才分开就满腔愁绪,心里直嗔怪,哎呀枕头太滑,哎呀被子太薄,害我睡不着啦!不觉为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所感动,但愿她能和贾午一样,与心爱的男子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更多李煜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