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作品原文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注释】
榆关那畔:榆关,山海关。那畔即指山海关外。
聒(guō):声音嘈杂。
故园:故乡,指北京。
【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清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明珠之子。清朝初年词人,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作品赏析
纳兰性德善于用短句营造画面,开篇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章咏唱,就用简要的方式传递着旅途的艰辛。突然接以夜深千帐灯的画面,似乎在用温暖消解旅途孤苦,但他自己其实是身处千灯之外,别人家的灯火温情其实与自己无关,反倒更加衬托自身的孤寂忧伤。
下阕继续铺陈旅途孤苦,此夜也只有千帐灯是略有温暖,外界环境是一片风雪大作,将此刻想要梦中回到温暖家乡的愿望都吹破了,于是也就更加厌恶这片空间,更加怀念身后的故乡。
纳兰性德如今在什么地方?“身向榆关那畔行”一句已经透露出个中消息,他现在来到了山海关外的东北,所以面对着风雪苦寒。然而作为满清贵族,东北本是他自己的故乡,是列祖列宗发迹的地方,是他真正的故乡。但他却不仅不把这里当成故乡,还无比嫌弃,始终想念汉家的土地北京。
其实纳兰性德此行是跟随康熙皇帝出关东巡,主要任务是祭祀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向祖宗报告平定了云南吴三桂的叛乱。在这样的目的下,纳兰性德仍然对关外的苦寒感到烦乱,还是深情怀念关内的北京,虽然可以体现他的一片坦诚的赤子之心,但却还是令人感到唏嘘。
自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之后,清政府就非常重视满清传统的葆育,要求满清贵族都要训练骑射,延续他们的立身之本,还将东北视作龙兴之地而禁止随便进入,更严格禁止满清贵族与汉族通婚。但在此刻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仅仅离入关过去三十八年,一位满清贵族公子就已然发出了如此凄凉的乡思,嫌弃起祖宗发迹的龙兴之地,当然是最高统治者始料未及的事情。可见无论满清皇室再怎么防范,也阻止不了汉文化的冲击。而纳兰这番有些忘本的乡愁,其实也昭示着八旗子弟忘记传统,日益骄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