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作品原文
于中好
清代:纳兰性德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作品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缠绵悱恻的诗篇,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吟唱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叹,再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情愁。我们在欣赏这些诗篇时,所能感受的不仅仅是那种热烈、深沉的感情,更能体味到洋溢在其中的绵绵相思以及幽幽愁丝。
纳兰的这首词是塞上怀远之作,仍然是相思的主题,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直抒胸臆,多情公子此时正在塞上,别后的相思之情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那堪孤枕梦边城”则更进一步说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按照正常的理解,“梦边城”应该解释为“梦见边城”,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知道其应该解释为“梦于边城”。
由于孤枕难眠,于是纳兰只好从床上爬起来,去倾听那塞外夜半的雨声,可是这潇潇的夜雨声,就如同愁苦之人拨弄琴瑟的弦声,凄凉震耳,声声敲痛着纳兰那颗充满愁思的心,也越发触动了他的情思,让他不自觉地回忆起家中灯前的妻子,她此时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
紫塞,指的是北方边塞,鲍照在《芜城赋》中有“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的诗句。长城之下的泥土呈紫色,相传这是因为修筑长城的老百姓一批批全都死在城下,以至于“尸骨相支拄”,百姓的血肉之躯掺和了泥土,恰是紫色,所以边塞就被称为紫塞。
相思之情此时已如春日的野草一样,迅速地疯长着,于是纳兰拿起笔,铺开纸笺,开始给妻子写信,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书郑重,恨分明”,纳兰在这里化用李商隐的“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李诗原是一首《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钗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李商隐当时新婚不久,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因此在仕途上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新妻子王氏并没有因李商隐在仕途上的不得志而放弃他,而是一直不离不弃,与其患难与共。于是李商隐写下了这首诗。纳兰在此处截取“书郑重”和“恨分明”二语,语义上让人感到十分疑惑,至于他在当时要表达什么含义,我们今人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纳兰用一句“天将愁味酿多情”,将整夜的情思推向了高潮,人有七情六欲,会感到愁苦,而苍天似乎也在用滴滴答答的细雨声来酝酿自己的愁苦,一个“酿”字,可谓是全词的词眼。
边塞严寒,纳兰好不容易写完信,呵着僵硬的双手封合了信封,在为信封签押的时候,偏签押到鸳鸯两字时,却发现笔尖被冻住了,只有一片冰凉的寒意。在这里,纳兰将自己的心境与天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那被冻住的恐怕不仅仅是笔尖,更是纳兰的那颗心吧?
相传卢氏死后,纳兰在二十六岁时续娶了官氏,由于和官氏的婚姻带有政治色彩,所以纳兰一直对官氏非常冷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首词就应该不是写给官氏的,那么,我们是否就有理由推测,这又是一首怀念卢氏的悼亡之作呢?从“天将愁味酿多情”“偏到鸳鸯两字冰”这几句来看,纳兰当时的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