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塞外七夕》作品原文
台城路
塞外七夕
清代:纳兰性德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齐天乐·塞外七夕》注释译文
【注释】
①台城路:汪刻本等作“齐天乐”。
②白狼河:今辽宁省之大凌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③星桥:鹊桥。贺铸《乌夜啼》:“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河鼓,星官名,即何鼓。《尔雅·释天》:“何鼓谓之牵牛。”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④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⑤曹唐《织女怀牛郎》:“欲将心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⑥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⑦向瓜果筵前:袁刻本作“向堆筵瓜果”。
⑧天孙:织女星。《史记·天官书》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者,天孙也。”
【译文】
塞外的秋天来得比别处更早,七夕裹挟着秋意而来。夜色渐深,微云愈浓,秋季风露清冷,牛郎织女就要在这美丽的时刻相会。而我眉头紧锁,因为要等到榆花飘落的季节,我才能踏上归途,才能对那个人诉说长长的思念。就怕等到重逢之时,彼此相对却无言。人间有无数的别离。每逢七夕,女人们结彩缕、穿七孔针,在庭院里陈列瓜果向织女祈求女红的巧艺,而你此刻一定就在那瓜果筵前,出神地凝望天空吧?千朵连理之花,一片相思红叶,究竟被秋风吹向了何处?我耽搁在无尽的旅途,虽然苦闷,但这苦比不上你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彻夜思念未归的我。天上的织女,今夜应该会笑话我们各自的孤独。
《齐天乐·塞外七夕》赏析评点
【赏析】
约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其时性德扈从康熙帝往古北口外避暑。
纳兰词中“七夕”之日所作,大约有三首,以此篇最晚,或当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词中说“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令人想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阕之“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么是词当为悼亡。而归踏榆花之日,再来倾诉别离之苦,则近乎强作安慰。
【汇评】
朱庸斋《分春馆词话》卷三:“纳兰以小令之法为长调,故其调气格薄弱。即如其《台城路》‘塞外七夕’词,谭献评曰‘逼真北宋慢词’,其实距离周、秦之作何止以道里计。近人每惜其‘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臻于‘沉著浑至’之境,其实纳兰长处正以凄惋清丽动人,何必定以‘沉著’律之也。”
【延伸阅读】
◎河鼓谓之牵牛。(《尔雅》)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欲将心向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清曹唐《织女怀牵牛》)
◎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索隐》:“织女,天孙也。”
◆据《清实录》,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丁亥,上出古北口”避暑,至七月中旬,“甲午,上奉太皇太后回京”。又二十三年五月,“丁亥,上出古北口驻跸”,至七月下旬,“戊申,上回宫”。两次都在塞外度过七夕。又据徐乾学所作作者墓志铭,康熙两次出行,纳兰均扈从在侧。此词作于二十二年还是二十三年,未能确定。作者又有《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词,词中有“笑人寂寂有牵牛”之语,当亦作于此二年中之七夕。
◆逼真北宋慢词。(清谭献《箧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