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捣衣》作品原文
南乡子
捣衣
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南乡子·捣衣》注释译文
【注释】
①捣衣: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
②周邦彦《意难忘》:“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③王涯《秋夜曲》: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④张鎰《柳梢青》:“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
【译文】
鸳鸯瓦上凝结一层新霜,正要把冬天的厚衣裳寄给远方的丈夫,突然间心头涌起一阵哀伤。都说行役之人容易消瘦,做梦梦见他回家来的时候,她都把他仔细端详。她竖起枕头倚靠,害怕房间里空空荡荡。应该去捣衣了,趁着今晚的月光。转眼已是深秋,独自在夜晚倍感凄凉,当月亮走到他行役的方向,愈发令人痛断肝肠。
《南乡子·捣衣》赏析评点
【赏析】
此词写征人思妇的诗歌古题。据“月到西南更断肠”一句,此词当为“三藩之乱”时而作。
副题既然是“捣衣”,自然不外思妇之情、征夫之怨,所谓“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此词也不例外,但能将绮思柔意,写得饶有情致。尤其是“梦里回时仔细量”一句,写思妇决定去梦中仔细端详远戍的丈夫,以判定他是否消瘦了,真可谓腐草化萤,想落天外,把妻子的焦虑与牵挂表现得细致入微。
【汇评】
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风一起,戍边军士们的妻子就要忙着为远方的亲人准备寒衣了。水边砧上,清杵声声,那月下捣衣的动人情景,包含着思妇们的深情,牵动了骚人们的诗思。容若这一首《南乡子》也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而意境凄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在众多的同题作品中,有其独创之处。”
【延伸阅读】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唐杜牧《秋梦》)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唐杜审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