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未得长无谓》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6 03:21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作品原文

金缕曲

清代:纳兰性德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如斯者、古今能几。

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

暂觅个,柔乡避。

东君轻薄知何意。

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

便决计、疏狂休悔。

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拚沉醉。

天下事,公等在。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作品赏析

一句“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让人禁不住拍案:好一阕《金缕曲》!这是何等的豪放,堪与苏东坡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较高下。词风如此沉雄郁勃,谁能想到,这是俊雅的公子纳兰容若的作品?更难想到的是,这首词讲的是仕途失意的故事,抒发的是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追求的理想总是不能实现,这世事不公,确实需要挽来天河,将天空洗净,令世道清明。朝廷要重用之时,却大笑辞受,拂衣而去了。像这样的壮举,古来能有几人?美好的春光总是有限,然而遗恨却是无限的。不由得让英雄气短,于是找个温柔乡不问世事。春天总是无情无义,年年都要弄得落红满地,让人平添愁绪。人生本来苦短,却又把大好的时光都浪费了。于是下定决心,不为自己的疏狂而后悔。有佳人常伴,有美酒常醉。至于天下的事,就由你们去处理吧!

一个英雄,活活地憋屈了。

英雄的悲,不在血染沙场,马革裹尸。能以一腔热血报国家、筹君王是古时英雄的最高荣誉。英雄最悲戚的莫过于三尺青锋不因磔裂敌人的骨骼而断裂,却因岁月的侵染而锈蚀;刚毅的容颜不因大漠的呼号的风沙而粗砾,却被安逸的日子折起道道松懈的皱纹。

读古代英雄的故事,最感觉悲哀的不是曹沫、专诸,也不是岳飞、袁崇焕,而是廉颇,一位老将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去了魏国。赵王想再次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听说了这件事,偷偷贿赂了使者。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与廉颇会面,这位老将军见自己能有重披战甲的机会非常高兴,他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为了表示自己还不老,身体依旧健硕,老人家当着赵国使者的面吃了十二斤半的米饭、十斤肉——让人看了心酸。他想获得的,不过是再次纵横沙场的机会。可那天杀的使者收了郭开的钱,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意思是说,廉将军虽然已经老了,还很能吃,但是和我坐了一会儿,就去了三次厕所。言下之意,廉颇已然是个老饭桶了。“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一代名将,没能用剑夺取自己往日的荣光,在一个收受贿赂的小人面前像个憨傻的孩子般表现自己健壮的身体和笑傲敌阵的野心,他遭到了不公平的世道无情地嘲弄。虽然一心想为祖国出战,但是他一直再没有得到任用,廉颇最终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郁郁而终。这样的结局,让人想到陆游。陆游自幼即立志杀胡救国,终身未能如愿,临终时写下了如老剑悲鸣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纳兰容若文武全才,天生才情出众,抱负满怀。再加上初入仕途时正遇上三藩之乱,他报效国家、青史留名的愿望被激起。然而当他请命上战场杀敌,却没有得到君、父的赞同,大有壮志难酬、前途渺茫之感。只是这种豪气却始终没有兑现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纳兰容若只有把这一气吞山河的胸怀消磨在仕途官场上,不能建功立业,只能虚度年华,人也变得惆怅消极。

人生就是如此荒诞,有人一生追求“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而不得,有人却不得不“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前者享受这种生活是“小人得志”,后者沉溺于此生活是“英雄失意”。幸耶?非耶?个中滋味,不是旁人可以知晓的。

【相关阅读】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