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采蘋》原文
诗经·国风·召南·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经·召南·采蘋》注释翻译
注释
(1)于以:在哪儿。:浮萍,叶纹呈十字形,可食。
(2)藻:水藻,可食。
(3)行(háng):“洐”的假借字,水沟。潦(lǎo):积水。行潦:沟中积水。
(4)盛:装。
(5)筐、筥:方者为筐,圆者为筥,均为盛物竹器。
(6)湘:《韩诗》作“”,“湘”系“”的假借字,烹煮。
(7)锜(qí):三脚锅。釜(fǔ):无脚锅。
(8)奠:置或放,指放置祭品。
(9)宗室:宗庙。牖(yǒu):天窗。
(10)尸:主持。古时祭祀时以人代神,称尸。这里指主祭者。
(11)齐(zhāi):美好恭敬貌。季女:少女。高亨《诗经今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据此,这首诗所写的具体人物,季女名季兰。”可参。
译文
何处采摘绿浮萍?南山的麓溪水滨。何处采摘绿水藻?浅水沟啊浅池沼。
翠萍绿藻用啥装?圆的箩啊方的筐。鲜萍嫩藻用啥煮?无脚锅啊三脚釜。
祭品萍藻何处放?先祖庙堂窗棂旁。敬神祭祖谁担任?待嫁少女心虔诚。
翻译
哪儿采蘋菜?南山溪水边。哪儿采水藻?沟水、积水间。
盛它用什么?方筐和圆箩。煮它用什么?没脚、三脚锅。
祭品放哪儿?宗庙天窗下。是谁在主祭?虔诚女娇娃。
《诗经·召南·采蘋》题解赏析
赏析1
对于此诗的主题思想,历来解说不一。《毛诗序》认为是“大夫妻能循法度”,《传》《疏》亦沿袭此说,不足为训。诗中明明有“季女”二字。“季女”者未嫁之少女也,怎能谓之“大夫妻”?有解释为与婚俗有关。《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藻。”郑氏亦引《礼记·昏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公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藻,所以成妇顺也。”方玉润则在前说基础上提出此“乃教女者告庙之词”,“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诗经原始》卷二),比其他解释要略高一筹。为将此诗主旨解释得更接近原意,笔者以为:这是一首反映古时婚俗的诗,即女子将嫁需祭祖。但从本诗的叙述方式看,它反映的不是正式祭祖时的情形,而是通过为“季女”采而作为问答的形式,传达了将嫁少女需祭祖的风俗礼仪。从诗歌本身的表现形式看,它是采女子一问一答的劳作歌。这首充满劳动生活气息的诗歌,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情风俗,一方面体现了诗歌本身的某些艺术特点。
先看诗歌是怎样反映少女将嫁需祭祖的风俗。全诗三章,每章各有侧重:第一章是叙述祭品的种类及采集祭品的地方;第二章是叙述用什么器物装祭品和怎样加工祭品;第三章是叙述放置祭品的地方(即祭地)和主祭之人。结构层次,井然有序。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婚俗的一个侧面。
全诗是以设问的形式来叙述这个婚俗内容的。每章四句,以两问两答句式构成。诗中的一问一答,实际上是对唱形式。似乎是两个采女子,边劳动边对唱,很像民间对歌形式,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不仅气氛显得热烈、欢快,而且可以烘托出采女子的形象。既是一种娱乐方式,又是一种传授常识的方法。就像这首诗中所说的婚俗常识,作者把它编成诗歌形式,便于唱诵、记忆和流传。诗中采用了问答形式就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层层渲染置办祭品的过程,最后才点出将要出嫁的“季女”是一位虔诚而美丽的姑娘。这个“季女”在诗中并未直接出场,而是从采女奴的对唱中透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