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常棣》原文
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经·小雅·常棣》注释翻译
注释
1、常:借为“棠”。常棣:即棠梨树,花两三朵为一缀。
2、鄂:通“萼”。不(fū):通“柎”,花蒂。鄂不:花萼。韡(wěi)韡:光明貌。
3、威:通“畏”。
4、裒(póu):聚集。余冠英说,聚于原野似指战争一类的事。联系下句是说此时弟兄彼此关心生死,互相寻觅。通常对这两句的解释是:弟兄有死亡葬在野外的,其弟其兄总往求其尸。
5、脊令:即鹡鸰(jí líng),水鸟,据说其“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诗集传》)。
6、况:通“贶”,赐给。
7、阋(xì):争斗。阋于墙:即在墙内,也就是在家争吵。
8、务:通“侮”。
9、烝(zhēng):久。或谓通“曾”。戎:帮助。
10、友生:朋友。
11、傧(bīn):陈列。笾(biān)豆:竹、木食具。
12、饫(yù):满足。
13、具:同“俱”。
14、孺:相亲。
15、妻子:即妻。按此句似译为:“夫妻相爱相亲”。
16、翕(xī):聚合。
17、湛(chén):通“沉”。
18、宜:安。
19、帑(nú):通“孥”,子。
20、亶(dǎn):信。其:指上面那两句话。
译文
常棣的花儿,花蒂都有光彩。如今一般的人,谁像兄弟相待?死丧的威胁,兄弟最是关心。众人聚在原野,兄弟往来相寻。
桓晵困在陆地,兄弟赶来救难。往往有些良朋,相赠只有长叹!
兄弟在家相争,同心抵抗外侮。往往有些良朋,长期没有帮助,乱事平定之后,日子过得安宁。这时虽有兄弟,又不如朋友相亲。
陈列竹碗木碗,饮宴心足意满。兄弟今日团聚,互相亲热温暖。
夫妻父子相亲,就像琴瑟谐调。兄弟今日团聚,永远欢乐和好。使你全家相安,妻子都能快乐。好好体会力行,这话真是不错!
翻译
常棣的花儿,花蒂都有光彩。如今一般的人,谁像兄弟相待。
死丧的威胁,兄弟最是关心。众人聚在原野,兄弟往来相寻。
鹡鸰困在陆地,兄弟赶来救难。往往有些良朋,相赠只有长叹。
兄弟在家相争,同心抵抗外侮。往往有些良朋,长期没有帮助。
乱事平定之后,日子过得安宁。这时虽有兄弟,又不如朋友相亲。
陈列竹碗木碗,饮宴心足意满。兄弟今日团聚,互相亲热温暖。
夫妻父子相亲,就像琴瑟谐调。兄弟今日团聚,永远欢乐和好。
“使你全家相安,妻子都能快乐。”好好体会力行,这话真是不错!
《诗经·小雅·常棣》题解赏析
赏析1
这是在家庭宴会上歌唱兄弟友爱的诗。诗八章,可分五段。第一段即首章,以常棣之花比兴,歌颂兄弟感情的亲密、美好、崇高。常棣之花光辉灿然,常棣之花花萼相依,常棣之花相生相聚,这些形象都能引起人们的联想,而常棣树又本是常见的,也见出手足之情的自然、显见,这样,“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意思就自然地表达出来而且易于让人理解了。下面三章列举三种情况下兄弟的友爱:对待死亡威胁时,兄弟彼此间是那么关心,不顾生死地访求;遇到灾难时,兄弟是义无反顾地急救;面临外侮,兄弟是同心协力抵抗。这里是选择典型情境、常人难能的情事来表现兄弟感情,并以“良朋”的态度来对比,见出兄弟之情的深厚、精纯,发自深衷,出自天然。当然,兄弟间也难免有点口角,但那是无根本利害的冲突,外侮当前,就立即一致对外。一面是“阋于墙”,一面是“外御其务”,情绪、行为的转变是在顷刻间,这里没有过渡词句,见得兄弟们没有片刻犹疑、半点考虑,“天伦”之情来得多么自然。这个情境提炼得更为典型。这三章是承接第一段的“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行交至此,这个道理就表达得很透彻了。上面是第二段。第五章自成一段:“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上面写的是“难”时,这里写的是“平”时。难时兄弟互相救援,友朋徒作壁上观,而平时的对待适得其反,见出悖谬。这情况虽则悖谬,实则也是常见的世相,诗人将这一般人习以为常、恬不为怪的现象用几句精练的语言将其揭示出来,并且放在“丧乱既平”的背景上,这就发人深省、促人警醒了。在兄弟友爱的歌唱中加入这一章,似觉不和谐,其实这是从反面告诫人们要珍视手足之情,莫要“好了疮疤忘了疼”,使诗的主题更加鲜明,而且更能起到补救世俗人心的作用。
第五章承上转下,第六章、第七章为第四段,直接写兄弟在家宴上的欢乐。宴席上陈列了那么多的食品,大家吃喝得是那么开心。宴会上还有妻子,夫妻的感情也是那么融洽,这就更衬托了兄弟感情的亲密无间。在诗人看来兄弟之情比夫妇之情更高,就像《谷风》所说的“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新婚的甜蜜也不超过兄弟的感情。这两章反复赞美兄弟聚会的和乐,意在说明:兄弟和睦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帑乐。于是诗人卒章而显志,告诫人们要记住这个道理,并真正在行动上能够做到。
中国古代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十分重视兄弟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就是宣传这种伦理观,并且在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棣”“常棣”“棣华”“脊令”成了兄弟的代名词,“棣萼”“花萼”常用来比喻兄弟友爱,兄弟同举进士被称为“棣萼榜”,兄弟诗文合集被命名为《花萼集》,唐玄宗为了表示弟兄亲善还建了“花萼相辉”之楼。对这首诗的思想观念,应当历史地对待,我们当然不同意作者对兄弟之情的不适当地夸大及无原则地强调,但对处置好兄弟关系乃至家庭关系,是并无异议的。在中国现代家庭中,兄弟仍是其中重要成员,或是重要的“社会关系”,当然要妥善处之。
这首诗虽近乎“宣传品”,说理的成分很重,但也不失文学的意味。首先,说理是富于感情的,那些话是从内心深处说出的,正如钟惺所说,“说得委曲深至,要哭要笑只是一个真”(《诗经直解》引)。这种挟情韵以行的说理是易于打动人的。其实,使用了一些加强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手法,如比兴、对比、映衬等,有些情境的提炼也较典型。至于音节的谐调,章法的组织,都较便于歌唱,因此它是一首兄弟友爱之歌,而不是一篇说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