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242首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八卷五言绝句。这首小诗实际是用问答体写的,首句问得明确,二三四句一步一步深入的答话隐含问语,这样写,文字精炼,表达访问人对隐者的感情也逐渐深化:采药外出,意欲寻求,而只知在此山中,却又不知确在何处,令人无限惆怅。山既深幽,隐者又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就意在言外了。
寻隐者不遇作品原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译文注释
译文一
我在松树下面问童子,他说师父出外采药去。
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云雾太深不知在何处。
译文二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云雾深深,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
注释
①隐者:古代指不愿做官而隐居山野中的人。②童子:小孩,这里指隐者弟子。③言:回答说。④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寻隐者不遇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是一首问答诗,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将诗人进山寻访隐者不遇的心情起落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精炼。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以炼字闻名。他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狠下苦功。在本诗中,他把三轮问答精简于四句诗中,短短二十字,意蕴无穷。首先,在一二句之间,诗人省略了一句自己的问话。“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只是问题被诗人隐去了。但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四字推出,诗人见松下童子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之后,在二三句之间,诗人依旧延续隐去问题的手法,省略了“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只保留了童子的回答“只在此山中”。这一隐一答如同画中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末句则再次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把人带到更为空灵的境界中:远山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在其中采药的隐者如同神仙,来去无踪。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练。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最大抒情特色在于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友人不在,也就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诗人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坠入失望:“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除了要通过艺术形象来抒发感情之外,还讲求画面感。表面上看,本诗好像没有一点色彩,全为白描,而且是淡淡着墨,不是浓重泼洒。实际上,诗中的形象很自然,色彩明亮,浓淡适宜。繁茂的青松,飘浮的白云,这松和云,青和白,形象及色彩正好与云山深处的隐士身份相吻合。而且,没见到隐者之前先看到美丽的画面,挺立的青松中蕴含着蓬勃的生机;之后见到飘浮不定的白云,使人不禁产生“秋水伊人”无处找寻的联想。从诗中形象的交替变化,色彩的先后差异中也反映出诗人感情的转换。本诗中的隐士以采集药物、济世救人为生,因此诗人对他十分敬慕。诗中的白云显出他的高尚脱俗,青松显出他的傲骨,既是写景,又是比兴。只有这样,诗人敬慕而未能遇到,便更显出其惆怅之情了。
赏析二
此诗之妙在于寓情于问。一问:师父在家吗?二问:到哪去采药?三问:在山中何处?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抒发了诗人访寻、钦慕隐者的深沉之情。可是这些问话都通过童子的答词精简了,从形式上看,是三问三答,至少六句,诗人却只用四句,二十个字,把“寻隐者不遇”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景跃然纸上,可见构思谋篇的精巧和煞费苦心。
明人吴逸一:自是妙音,所谓不用意而得者。(《唐诗正声》卷十九)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称“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
全诗以问答道出隐士境味,从“言”字而下皆是童子语,一答其师采药去,二答身在山中,三答具体位置不明。诗很口语化,通俗流畅,其实不是很像贾岛的风格。贾岛《长江集》本不载此诗,此诗首见于宋初的《文苑英华》,题名为《访夏尊师》,作者是孙革--孙革亦贾岛同时代人,历仕宪宗、穆宗、文宗三朝,官至太子左庶子。逮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始署名“无本”,也就是贾岛早年为僧时的法名。据此,应以孙革为作者比较准确。
诗中隐者趣味,分在四处。一是“松下”,言其所居清幽雅致,有青松翠柏,以象征其孤傲风骨。二是“采药”,或为济世,或为修道长生,皆凡俗所不能为或不愿为者也。三是“山中”,言隐士与自然相契合,所游者皆山林人所罕至处。四是“云深不知处”,如神龙见首而不见尾,缥缈乎已在俗尘之外。所以只用一个简单的场景,几句直白的对话,便将隐士之趣,所寻访之人的高洁出尘,以及诗人内心的仰慕、歆羡,全都道出,诗虽短,内涵却不单薄,余味更加隽永,实一代之佳作。
赏析三
“松下问童子”,首句诗人仅是简单地写问没有写出其中问的内容,接着童子回答“师采药去”,由回答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寻访者问的是师父哪里去了。接着诗人又把在何处采药这个问句省略掉,将这个问隐含在了童子回答中的“只在此山中”。最后寻访者可能再次问在山中哪个方向,童子最后回答说“云深不知处”,同样诗人把问题隐含在了童子的回答中。诗人在整首诗中都使用寓问于答,将问答的所有内容都精练到回答中,仅二十个字,但字简意丰。
访友时,见到朋友没有在家,寻访者就询问童子,师父干什么去了,一般访友,见朋友不在家就回去了。但是,寻访者紧接着又追问童子,师父去哪里采药,在山的哪个方向,简单的问答把寻访者焦急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中可见寻访者与隐者之间的深切感情。并且这三次答问,问题逐渐深入,情感也在不断变化。“松下问童子”时,心情愉快,充满希望,想着大概隐者没有走远,一会儿就会来;“言师采药去”,隐者采药去了,心情有些失落;“只在此山中”,童子这一回答,又让寻访者心生希望,他想还可以找到朋友;但最后童子说“云深不知处”,可见寻访者是无处寻找,心中顿时有惆怅失落之感。
这首五绝诗看似很平淡,就是白描,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美,可以想象,最后山中青青松林,悠悠白云,两种意象勾勒出来一幅自然优美的画面,同时,这两个意象和山中隐者的形象正好相符。虽然未见隐者,但从他生活的环境和他的活动,我们可以想到,他是一位不追逐名利和世俗同流合污,有高洁情操、沉醉山水的隐者,表现了寻访者对隐者的仰慕之情。诗人非常钦慕隐者,来拜访时又没有见到,惆怅之感顿生。
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
字号:字浪仙
籍贯:范阳幽都(今北京市)
作品风格:奇僻寒峭
诗人小传: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说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他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时期担任过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初年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赴任即病逝。
贾岛诗名很高,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十卷。他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因作诗苦吟,专工字句,遂被人称为“诗囚”或“诗奴”。
唐诗常识
关于唐诗的分期,以“四唐”的分法影响最大。所谓“四唐”,指的是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间插入一个转折时期,统称为“五唐”。正是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唐诗形成了不同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