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人》古诗翻译赏析-刘长卿-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时间:2024-09-01 04:42

唐诗三百首第232首刘长卿的《送上人》,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八卷五言绝句。名山大刹本不是隐居学道之处,就如同孤云野鹤怎会生活在喧嚣人间。诗人寄语调侃即将云游远行的朋友,善择清静之地。

送上人作品原文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上人》古诗翻译赏析-刘长卿-唐诗三百首

送上人译文注释

译文一

你如同孤云陪伴野鹤,怎能够在这人间居住?

就是沃洲山也不要去,世间人都已经知道的去处。

译文二

孤云和野鹤啊,怎会愿意在人间停留。请不要去沃洲山隐居吧,现在的人已经都知道那里了。

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别本题为《送方外上人》。

将:这里是与、共的意思。

沃洲山:在今天的浙江省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鹤峰、养马坡等名胜,相传为晋代名僧支遁放鹤、养马之地。

《送上人》古诗翻译赏析-刘长卿-唐诗三百首

送上人作品鉴赏

赏析一

此诗是送僧人归山之作。诗一开头即把“上人”比作超尘不俗的孤云与野鹤,接着又语意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就是说,既然如此之不俗,怎么能够居住在人间呢?至于说到“上人”要去的沃洲山,那也是大家早已知道的地方,所以才劝说“莫买沃洲山”。诗中极其巧妙地把人间与仙境对立起来,说明人间到处有仙山和灵境,还何必远远跑到沃洲山去隐居,岂不是多此一举吗?言外之意,你还是别去了吧。这样,诗人就把对亲密朋友的惜别和挽留之情,蕴含于风趣的说理之中,真是意在言外,妙趣横生。

赏析二

沃洲山是支遁隐居之所,在隐士泛滥的唐代,仍然非常著名。刘长卿对沃洲山亦情有独钟,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中写道:“朱放诗云:‘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江边。’刘长卿诗云:‘何人住沃洲。’此皆爱而不到者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刘长卿却要奉劝他人“莫买沃洲山”呢?

此为送别之诗,诗题中的“上人”,很可能就是指的灵澈。刘长卿把灵澈比喻为“孤云”和“野鹤”,也就是孤独飘荡的云彩、野生而非家养的仙鹤,孤云、野鹤,向来就是出尘、归隐之象,因而说“岂向人间住”,怎能停留在这污秽、繁杂的人世间呢?更进一步,刘长卿奉劝灵澈不要学支遁那样隐居在沃洲山中,因为“时人已知处”,大家都已经知道那地方了。

所谓“时人已知处”,不是指沃洲山因支遁而著名,成为风景名胜,人人向往,而是指有不少人都仿效支遁前往沃洲山隐居,导致那清静之地,也都变得烦杂如同尘世一般了。此句既有笑谑意,也有苦笑意,刘长卿应当是对当时假作归隐而仍旧眷恋凡尘的那些所谓“隐士”感到深深的失望,因而他规劝灵澈,其实不在于灵澈要前往何方,是否真的要去沃洲山买地隐居,而是规劝灵澈不要同于流俗,要真正的如孤云、野鹤一般跳脱于俗世之外。

赏析三

此为一首送行的诗歌,是诗人送僧人回归山林时所写的。从诗的字里行间,读者能轻易看出诗人和“上人”之间的感情十分亲密。上人,是对僧人的尊敬的称呼。诗里的上人,指的是灵澈上人。

本诗第一句“孤云将野鹤”,诗人就将超凡脱俗的“上人”与轻灵的浮云野鹤作比。接下来,诗人又风趣地说道:“岂向人间住。”意思就是说,既然“上人”这样不同凡俗,又怎能在这人间居住呢?第三、第四句“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意思是说,“上人”打算要去的沃洲山,那也是世俗之人很早就已经知道的地方,并非仙界。因此,诗人才劝“上人”“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一句,是诗人对为何劝“上人”不要去沃洲山的原因的说明。诗中非常精妙地将人间与仙界相互对立起来,说明人间处处有仙山福地,又何必跑到遥远的沃洲山去归隐,这样做不是多余吗?言语之外的意思就是:你还是不要去了吧。如此一来,诗人便将对关系密切的友人的不忍离别之情及无限挽留之情,寄寓于诙谐的说理之中了,真可谓是言浅意深、言淡情浓、妙不可言。

另外,有的评论家认为,本诗的诗意和裴迪《送崔九》中“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两句要表达的诗意很接近。诗人写这首诗,意为说明沃洲山是世俗之人都熟知的名山,“上人”既然打算隐居,就不要到这种凡俗之地去,而应到极其清幽、无人居住之地去隐居修行。因而,本诗暗含嘲弄灵澈上人隐居的心不够坚定,有“终南捷径”的嫌疑之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送上人》古诗翻译赏析-刘长卿-唐诗三百首

送上人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90)

字号: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作品风格:雅畅清夷,工秀委婉

诗人小传: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宣州(今天安徽省宣城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进士,肃宗至德年间任长洲尉,因事下狱,贬播州南巴(今天广东省茂名市东南)尉。代宗大历年间,他担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鄂岳转运使吴仲孺的诬陷,被贬睦州(今天浙江省建德县)司马。官终于随州(在今天湖北省安陆市境内)刺史,故史称“刘随州”。

刘长卿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他的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因生平坎坷,故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同时对安史之乱后中原荒凉凋敝的景象也有所反映。

送上人扩展阅读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唐·刘长卿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正如白居易所说,刘长卿此诗中“何人住沃洲”句,有“爱而不到”意。沃洲本是小山,却因为支遁的隐居而蜚声海内,刘长卿爱沃洲,是艳羡隐士,他劝灵澈“莫买沃洲山”,则是嘲讽那些假隐士,两者用意不同,不能说他对沃洲山本身的观感有所改变。

更多刘长卿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