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齐风·卢令》原文
国风·齐风·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国风·齐风·卢令》注释翻译
注释
卢:古代一种黑色猎犬。
令令:象声词,缨环响声。一说“令”通“獜”,健壮之意。
重环〔chóng〕:又称子母环,两环相扣,大环套犬颈,小环拴牵绳。
鬈〔quán〕:头发好,引申为美好。一说勇壮。
重鋂〔chóng méi〕:一大环上套二小环。鋂,大连环。
偲〔cāi〕:富有才能,一说须多而美。
译文
黑犬颈圈丁当响,猎人英俊又善良。
黑犬脖上套双环,猎人英俊又勇敢。
黑犬脖上环套环,猎人英俊又能干。
翻译
黑色猎犬缨环作响,那人美好又有仁德。黑色猎犬双环相套,那人美好又有善德。黑色猎犬连环相扣,那人美好又有才能。
《国风·齐风·卢令》题解赏析
解读
《卢令》一诗的诗旨,历来也存在较多争议。《毛诗序》认为是对百姓对齐襄公“好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的讽刺;朱东润、袁梅等近代学者认为是女子对所恋慕男子的赞美之辞;而王质、朱熹等人从诗的本义出发,认为此诗是对猎人的赞美之歌。今人多从最后一种说法。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二句,皆是叠咏句式。各章首句均是以写实的手法写“卢”,卢是一种黑色的名犬,传说产自韩国。各章分别以猎犬身上的缨环、“重环”“重鋂”三物展开叙写,融合声音和外形,展现出狩猎时激烈、紧张的气氛。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各章末句转到对人才能、品德方面的赞美上来。各章均以“美”字总领“其人”之德,又分述其“仁”“鬈”“偲”诸德,给我们展示出一个德才兼备、技艺高超的形象。
本诗篇幅精短,语言洗练,三言、五言交错的句式使得本诗结构错落有致。对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清代陈震在《读诗识小录》中点评说:“即物指人,意态可掬”,确是别有奇趣。
赏析
关于此篇诗旨,历来看法不一,今将几种主要的说法列举如下:一、刺荒说(《毛诗序》:“《卢令》,刺荒也。襄公好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百姓苦之,好陈古以风焉。”)二、刺以色取人说(牟庭《诗切》)。三、女恋男、女赞男之说(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袁梅《诗经译注》)。四、猎歌说(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五、赞美猎者说(王质《诗总闻》、朱熹《诗集传》)。今人多从第五说,当以此说为是。
作者是以羡慕的眼光,对猎人的外在英姿和内在美德进行夸赞。实在看不出诗中有“陈古以风”之意,也看不出“词若叹美,意实讽刺”(方玉润《诗经原始》)之类的暗讽手法。
打猎是古代农牧社会习以为常的事。猎者除获得生活所需之物外,还有健身习武的好处。古人认为,国家要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体魄强健,好勇善战,体现了国人的尚武精神。仁爱慈善,足智多谋,体现了国人的文明精神。因此,文武并崇,刚柔兼济,在古代形成一种风尚,一种共识。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人们往往把是否能文能武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这种标准与眼光来衡量和观察各种人物,一旦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就倍加赞赏,此诗中的猎者就是其中一例。作者选取狩猎这一常见习俗,对猎人的善良、勇敢、能干和美姿进行赞誉,既是情理中事,又是诗人审美眼光独到之处。
此诗采用了由犬及人、由实到虚的写法。全诗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均以实写手法写犬;每章的第二句均以虚写手法写人,“即物指人,意态可掬”(陈震《读诗识小录》)。“令令”、“重环”、“重鋂”,是写犬,不仅描绘其貌,而且描摹其声。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黑犬在猎人跟前的受宠貌和兴奋貌,猎犬在跑动中套环发出的响声等等,这就从一个侧面烘托出狩猎时的气氛。陈继揆《读诗臆补》云:“诗三字句,赋物最工。如‘殷其雷’及‘卢令令’等句,使人如见如闻,千载以下读之,犹觉其容满目,其音满耳。”对“卢令令”三字感受特深。“美且仁”、“美且鬈”、“美且偲”,则是写人,在夸赞猎人英姿的同时,又夸赞猎人的善良、勇敢和才干。这样看来,诗中所赞美的猎人,是个文武双全、才貌出众的人物,以致引起旁观者(包括作者)的羡慕、敬仰和爱戴。从感情的角度看是真实的,从当时所崇尚的民风看,也是可信的。
诗经·国风·齐风·卢令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短诗。姑且散译如下:猎狗一跑颈环丁零零响,/那猎人英俊好心肠。/猎狗颈上一环套一环,/那猎人英俊乌发鬈。/猎狗颈上一环套两环,/那猎人英俊美须髯。
没有情节,只于反复咏唱中直陈所见所闻,一位乌发卷曲、须髯优美、外貌英俊而心地温柔善良的猎人形象,连同那条不离左右的猎狗颈上的环发出的清脆的声音,无不给人耳闻目睹般的感受,将读者的想象带到辽阔的山原,跟随猎人去品尝驰骋的勇敢与智识的快意。全诗只有二十四字,赞人咏犬,两全其美。当其赞人,取其外美与内美互为表里的英俊的风姿,略去其纵犬捕获的情节;当其咏犬,取其环上发出的串串环声,略去其凶猛鸷悍的形状,配合着和谐的音调和活泼的句式,在回环反复的吟咏中,猎人和猎狗的神采,便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本篇在剪裁方面表现出单纯自然、天衣无缝之工,反映出春秋时代喜好田猎的齐人对男性阳刚之美的崇拜。民歌作者本身也许就是一位猎人,他对猎人生活十分熟悉,对猎人与猎狗怀着满腔热爱的感情,因此,不假比兴,随口唱来。这首短诗是从作者心灵中流泻出来的一支未经雕琢的“天籁”。
【相关阅读】
- 《国风·邶风·击鼓》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齐风·东方之日》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郑风·清人》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卫风·氓》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秦风·小戎》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将仲子》仲子要跳墙
- 《国风·卫风·硕人》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豳风·七月》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周南·螽斯》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唐风·扬之水》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魏风·园有桃》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陈风·宛丘》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南山》《敝笱》《载驱》齐鲁的宫闱丑行
- 《国风·周南·兔罝》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邶风·式微》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邶风·日月》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魏风·汾沮洳》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 《国风·唐风·有杕之杜》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