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230首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八卷五言绝句。灵澈是中唐时期著名诗僧,俗名汤源澄,会稽人。他出家的地方是会稽云门寺,游方住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诗人送别他回寺写了这首诗。上人是对僧的尊敬称呼。
苍苍形容寺的周围树木繁茂,在青山上,傍晚钟声可闻,表示环境极为幽静。夕阳下荷笠独归,诗人目送他渐渐远去,高僧的飘逸形象和送别诗人的心情容貌,同幽雅的环境组合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图。
送灵澈上人作品原文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译文注释
译文一
竹林寺已是暮色苍茫,傍晚的钟声杳杳悠扬。
你肩背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回到远方的青山。
译文二
树木苍翠的竹林寺啊,远远传来声声晚钟。你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一人归向那遥远的青山。
注释
灵澈:本姓汤,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后为云门寺僧,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同游。此诗别本题作《送灵澈上人》。
竹林寺:在今天江苏省镇江市南的黄鹤山上,别名鹤林寺。
荷(hè)笠:荷在这里是负载的意思,荷笠即背着斗笠。
送灵澈上人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首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回竹林寺的情景。诗中情与景融,构思别致,语言凝练,为中唐山水名篇。前两句,描写灵澈归宿处的竹林寺在苍郁的山林中,此时日暮黄昏,仿佛寺院里传来悠扬的钟声;后两句,写灵澈头戴斗笠,身披夕阳余晖,独自向山林走去,越走越远,点明诗人停步目送,依依惜别的心情。全诗精美如画,也表露出诗人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令人体味不尽的闲淡意境。
《唐才子传》评灵澈:“性巧逸,居沃洲寺,尝取桐叶剪刻制器,为莲花漏。”灵澈与刘禹锡、权德舆等友善。刘禹锡有《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诗。
赏析二
此诗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远山苍翠,中有山寺,一僧荷笠而独行,并且渐行渐远……诗中最佳妙处在于第二句“杳杳钟声晚”,一则于静默中忽现钟声,在前后的视觉所见间夹杂以听觉所闻,从而使得短小的诗篇变得更加立体,富有层次感。二来此句也直接首句,并引出下句,做了很恰当、完美的衔接--远有山寺,故有钟响,晚钟敲起,正似催促灵澈归去。
五绝因其短小,所涵盖的内容不可能太多,往往直撷取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历、所想,最动人心魄的一个片段,此诗便是如此,诗中虽然并没有出现诗人本体,也不下任何感情色彩浓郁的字句,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切的友情,以及诗人和灵澈这一刻共同的恬淡、平静的心绪,就都在这短短二十个字中浮现出来。
赏析三
这是一首送行诗,题目中的灵澈上人,俗姓汤,字源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灵澈上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于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上人清寂的风度。在艺术手法上,本诗抛却以往送别诗的极尽渲染,改用清幽闲淡的笔调描写送别,以清言表深情。
全诗共四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诗人伫立遥望:苍苍山岭郁郁竹林之后便是灵澈的居所。此时日已向晚,远远地传来了寺院悠扬的钟声,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夕照中,灵澈上人背着斗笠,夕阳的余晖如披风或蓑衣披在他身上。他渐行渐远,身影慢慢消失在青山中。“青山”接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里。“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中国古诗如同中国文字,重在会意而不在言传,因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艺术的高妙境界。本诗写离别却不见一个明显的“送”字,只是用精练的语言创造出灵澈上人归去的深远意境。开头一句从颜色着笔,以“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第二句从声音着笔,以“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藐远。“苍苍”、“杳杳”四字重叠,极精练地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末句以“独归远”含蓄地写送别。这一句以对灵澈上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对灵澈上人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意。一个“独”字虽然写的是灵澈上人,但其实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与寥落。这个结尾言淡情深,令人回味。
全诗即景写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中之名篇。
送灵澈上人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90)
字号: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作品风格:雅畅清夷,工秀委婉
诗人小传: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宣州(今天安徽省宣城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进士,肃宗至德年间任长洲尉,因事下狱,贬播州南巴(今天广东省茂名市东南)尉。代宗大历年间,他担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鄂岳转运使吴仲孺的诬陷,被贬睦州(今天浙江省建德县)司马。官终于随州(在今天湖北省安陆市境内)刺史,故史称“刘随州”。
刘长卿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他的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因生平坎坷,故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同时对安史之乱后中原荒凉凋敝的景象也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