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破斧》赏析-兵士:古来征战几人回
兵士:古来征战几人回—《豳风·破斧》
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之后,建立起西周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新政权,他推行了“分封制”。功劳最大的姜太公,被封在齐国,就是先秦出姜姓大美女的那家,周公旦的长子封在鲁国,等等。
功臣论功赏赐后,也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了一块地,就是殷都。武王不放心,就把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派去监视他。
武王不长寿,在位两年后就病死,当时大臣周公旦辅佐成王继位。成王那时候才13岁,不能理政,周公旦就掌握了全部的权利,在外的管叔、蔡叔和霍叔就不服气了,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旦要篡夺皇位。谣言多了成王对周公就不信任了,内讧问题出现。
可是当时周朝刚刚建立,统治基础还很薄弱,原来的殷商势力仍很强大。纣王的儿子武庚就利用这个机会,串通管叔三人,又联络一大批殷商的权贵,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造反,声势很大。
可见武庚还是有些手段的,周王朝一时面临着殷商复辟的危险。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多方权衡,断然决定兴师亲自东征。历经三年,叛乱平定,武庚被杀,管叔等三人得到应有的报应:一个上吊自杀,一个被革职,一个被远远充军。
周公同时挥兵又把周边的几个动乱的国家一一收拾了,这次战事是继武王伐纣之后,周公为商朝社稷作出的最大功绩,周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出于对周公的赞颂,民间有了《豳风·破斧》这首诗歌: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周公平定叛乱,方圆都顺服统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这从民族高度上来讲,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历史意义巨大。由此,周公也得到史学家们的一致肯定,一代英明由此奠定。但是战争残酷,铁做的兵器刺在当时士兵的血肉之躯上,能够活下来的实在是件幸运的事情啊,这首诗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既破我斧,又缺我戕。”——斧头都折断了,武器都成了残缺,可见战斗之惨烈,作为小人物的士兵生命时刻处于危亡之中,“哀我人斯,亦孔之将。”——周公可怜我们这些平民士兵,是多么的善良,死亡是无可避免的事,死里逃生真是大幸呀!
战争,对大人物与小人物完全不一样。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大人物在战争中安全系数肯定很高,他追求的还是战争的胜利,而小人物亲自拼杀,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他要的也只是自己的生命能够保存。
周公率军东征,使得四国的百姓深受教化感染,周公对百姓的哀怜,令人感到他善良的心胸,其实周公也是为了四国家人的生活平安才发动的战争,对于平民来说,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恩典。有时候,战争并不是一味的涂炭生灵,而是要开创新的一片天地,只是这过程的过于惨烈,使人不敢正视罢了。
有一位将军曾在自己的战地笔记中写道:“残缺的兵器与血肉之躯相比较,兵器的锋利更显得血肉之躯的柔弱。兵器用来杀敌都砍缺了,哪该经历了多少场战争,砍杀了多少敌人?也许沙场杀敌的时候没有留意,但是当战后检阅这些残缺的兵器的时候,士兵们不由都生出了寒意,同时对于自己能够幸存下来感到庆幸。”
而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凉州词》也表达的同样的意思:“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说不要去嘲笑战士,踏上战场就已经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另外一只脚什么时候踏进去可以说是随时的。
残酷的战争又造成了多少的怨妇痴女,《诗经》中有不少作品都是反映战争带来的怨妇,等待丈夫归来却不能。《王风·君子于役》就是代表。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征夫应该回乡却不见回来,女人心里悲伤啊,当看到一架驿车破又旧地回来,妻喜出望外,慌忙奔向村外大路,以为是丈夫回来了。可是旷野秋风瑟瑟,除了几只寒禽的鸣叫,她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期限已过人不回,怎不叫人伤心怀!
战争残酷,可是战争又不断,历代战争都是无数小人物向前厮杀,多少人能够活下来归家?武王伐纣成就了一部《封神榜》,其中有多少英雄的原型,他们辈出成就功名,又是多少士卒的死亡换来的。三国时代也是英雄无数,一部《三国演义》诞生多少豪杰枭雄,留下了多少传奇,可是士卒的生死又何计其数,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更不用说现代战争了。
近年有外国有两部战争片这方面表现的非常好,一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有一个是《兄弟连》,这两部片子,都有放到战争中的小人物身上,在他们身上,让人更清楚地看到战争的残酷,战争的真实。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中也体现了这些意义——讲叙的是一个小人物谷子地的故事。
谷子地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小人物,他从小没有父母,被人在谷子地里捡起来养活长大,即使参与了几次打仗也没有改变他作为小人物的命运。每场战争胜利后的成就都和他没有缘分,有一次执行任务还被解放军误俘。作为一个连长也是他连队唯一的幸存者,也就是他的幸运。
就如《破斧》中表现的一样。战争结束,战争带给他的伤害远远无法弥补,等待着他的政治审查还在进行,即使在抗美援朝凯旋归来,也没有得到胜利应有的荣誉。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作为幸存者,心怀愧疚的谷子地要为他牺牲的兄弟正名,这也成为他活下去的勇气,作为小人物,做到这一点也是艰难的。那么多部队打散了整编,整编了又被打散再整编,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在万骨丛中找到他那些兄弟的骨头真的很难,那么多墓碑上都没有名字,连个名字也没有也是小人物的悲哀。
谷子地喃喃的哽咽着:“爹娘给起了名,怎么连名字都给没了呢?”这应该是对《破斧》最好的注解吧?还好,最后谷子地为兄弟们正名了,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无名战士有谁给正名?能正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