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209首李商隐的《春雨》,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诗题虽为“春雨”,却非咏诵春雨,而是借丽句写离怀,将别离的寥落与怅惘融入凄冷迷蒙的春日雨景之中,抒发访旧人不遇而无限相思之情。词句清丽自然、不用典,抒情缠绵深挚。
春雨作品原文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译文注释
译文一
新春之时身穿便服失意而卧,白门寂寥冷落诸事都与愿违。
隔着风雨看望红楼倍觉凄冷,细雨如帘行灯飘摇独自而归。
遥远旅途也应悲伤春天日暮,唯有在残夜梦境中依稀相会。
玉珰书札不知怎样送达给您?
万里长空云罗冲破一雁正飞。
译文二
我身穿着白夹衣,在新春之际却怅然而卧,居于白门,只觉寥落无绪,心意多违。隔着细雨,想那红楼上的佳人该当多么凄冷啊,细密的珠帘中飘出灯影,我只得独自归来。路途遥远,更可悲春天的夕阳西下,良宵残破,只有魂梦依稀。我已经准备好了玉耳珠和书信,可是要怎么寄给你呢?只见万里的浓云翻卷,中有一头孤雁飞过。
注释
白袷(jiá)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这里应指男女欢会之所,语出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珠箔:即珠帘。
晼(wǎn)晚:指夕阳西下貌。
玉珰(dāng):珰为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玉珰即玉制的耳珠。
缄(jiān)札:书信。
云罗:指云层翻卷如罗纹。
春雨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首诗写春夜思念远去的爱人。诗的第一句点明主人公穿着白袷衣在新春之夜怅惘相思。下面七句就是他的所想所思。“白门”一句写他想到过去一起欢聚的地方已经寥落,感到心烦。“红楼”一联是他回想在爱人离去后他曾在雨夜中去看望爱人住过的红楼又独自冒雨归来。“远路”一联写他想象爱人在远方也会悲春伤别,日夜相思。尾联写他无法给爱人捎去音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鸿雁上,通过这些所思,深挚地表现了对爱人刻骨思念的深情。通篇词清句丽不用典,是李商隐所写的爱情诗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李商隐此诗要表达什么,众说纷纭。前人或称“寓君门万里之感”,或说“应辟无聊,望人汲引之作”,但都无根据。《玉溪生诗说》:“通达然如此诗,即无寓意,亦自佳。”
赏析二
李商隐的爱情诗,往往用类似印象派的手法,出凄迷恍惚之境。如其多首《无题》诗,似乎可解,但细究字眼,却又斑驳破碎,并不着重于逻辑的顺畅,所一以贯之的,只有诗意诗趣而已。这也就使得后人往往在其原诗上更多涂抹,出更朦胧之意境,其实返本归原,简单地来诠释,会比复杂地阅读,更易贴近诗人原旨。即以此诗而论,或有云“寓君门万里之感”、“应辟无聊,望人汲引”的,固然太过放纵想象,而就单独每一句诗,往往也多有歧解,其实大可不必。
此诗仍写相思,起首说正值新春,天气仍寒,自身怅卧。其后即逐渐言明惆怅之根由,并层层涂抹寒意,这寒非止气候之寒冷,更是内心凄寒的表现。“白门”,或谓是指金陵西门,但无确证,按下句有“红楼”,则是隔句暗对,这里的“白门”,还应当为借指男女欢会之所为佳。而“红楼”,就是指所思女子之闺中。春雨绵绵,诗人隔雨而想望红楼,想必那女子也正在思念着自己,也与自己一样感觉凄寒吧。“珠箔飘灯”,旧解多谓是以“珠箔”来比喻雨丝绵密,那恐怕是太过胶着诗题《春雨》了。此诗以《春雨》为题,是为了写春寒,为了写雨中相思,而非真正吟咏春雨,正不必每一句都紧扣题意,“珠箔”当指红楼上的珠帘,并无据可证是比喻雨丝。
其实“红楼隔雨”和“珠箔飘灯”,都是想望中的景象,那红楼之上,雨丝绵密,细密的珠帘中隐约透出灯光来,仍呼应首联,出凄迷、寒冷、孤清、惆怅之氛围。“独自归”三字单独成意,指诗人孤单寂寞,独自返回居所,并因此而思念情人。由此,“怅卧”、“寥落意多违”,也便给出了解释。
“远路”是指与情人相隔遥远,难以寻访,“春晼晚”既是写景,也是表示青春将逝,而爱情无着。于是“怅卧”而度“残宵”,便只能于梦中寻访爱侣,出“依稀”恍惚之境。尾联云已备好礼物,写好书信,却不知应当如何寄给爱人,随即便见云空之中,有孤雁飞过。鸿雁传书,亦相思惯见之意向,但诗人不言一行雁,独言“一雁”,是更以雁喻人,加深孤寂相思之悲怆。“云罗”更与前写雨相呼应,最终仍归之于题目《春雨》。
或谓此诗指诗人寻访爱人不遇,而“独自归”,归来后种种“怅卧”思绪,私以为不妥。倘若真的前去寻访,便不应悲“远路”,不应“红楼”只能“想望”,书信也未必便难寄达。私以为,“独自归”只为写自身寂寞,而并无往求之意。
赏析三
本诗写主人公在春天雨夜里思念远去情人的情景:主人公思念情人,想象他们曾经的幽会,又想象情人在远方也会伤春伤别,希望鸿雁能万里传书。诗中的迷蒙春雨象征绵绵不绝的思念,构成凄迷的意境。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本诗开篇点明时令,即新春。新春之夜,惆怅的主人公穿着“白袷衣”深切思念着远方的情人。“白门”是他以前经常和情人约会的地方,热闹非凡,而现在却因情人的不在而变得寥落冷清。与情人分离的苦楚,便是主人公惆怅的原因。在怅卧中,主人公的思绪渐渐飞到了远方,脑海中出现了最后一次寻访情人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红楼”是情人以前住过的地方,但最后一次寻访时他却没有勇气走进去。因为没有了情人的红楼空荡而凄清。他就只能在红楼门前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猛然回过神来,只见周围灯火已亮,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飘过,恍然如梦。
主人公的思绪又由最后一次探访转向了对情人此刻的想象:“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情人恐怕也在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但是,如今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只能在依稀的梦中相见了。这两句将主人公的思念之切、心境之哀表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内心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但千山万水,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深情厚谊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思考过后,他拿出“玉珰”和“缄札”,把它们托付给冲破万里云霄的鸿雁,相信它一定能把自己的心意传达到。在这里,诗人创造性地借助自然景物,把“锦书难托”的抽象预感形象化,将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真实感人。
本诗抒情层层递进,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
春雨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号:字义山,号玉谿生
籍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作品风格:高华典丽
诗人小传: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旋即被李党成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终身郁郁而不得志。
晚唐之际,诗风渐颓,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秾丽,七绝、七律尤为所长。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脍炙人口,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还和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