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排名第75名:周邦彦的《齐天乐·秋思》据说这首词是周邦彦晚年寄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时所作,也是他的炉火纯青之作。读这首词,人们不自觉就被坐着带入其中,和作者一起伤感痛心,一起慨叹光阴流逝。正是由于作者自己的真感情贯穿其中,所以,王国维才说“自有境界”吧。
齐天乐·秋思原文
《齐天乐·秋思》
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17 | 在100篇中排名:100 |
历代评点次数:15 | 在100篇中排名:39 |
唱和次数:5 | 在100篇中排名:37 |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 在100篇中排名:84 |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6540 | 在100篇中排名:95 |
综合分值:2.93 | 总排名:75 |
齐天乐·秋思排行赏析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周邦彦被放外任。离开京城,他先后辗转于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过着游宦漂泊的生活。据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考证,这首《齐天乐》大概作于词人四十岁左右在溧水任上时。多年的羁旅行役与宦海浮沉,使词人不胜惆怅,面对异乡的冷秋,他不禁愀然情动,写下了这首“情景融会无间”的“悲秋绝调”。
这是一首让历代许多文士都为之心有戚戚焉的作品,正如陈廷焯所说:“只起二句,便觉黯然销魂”,至其“沉郁苍凉”处,更是太白“西风残照”之“嗣音”。同时,这又是一首技法高超的词作,即如谭献所评:“‘绿芜’句亦是以扫为生法。‘荆江’句应‘殊乡’。‘渭水’二句点化成句,开后来多少章法。‘醉倒’句结束出奇,正是哀乐无端。”
正因为此,历来关注这首词的评点者不在少数。仅《唐宋词汇评》所辑,历代评点就有15次,列单榜第三十九位。此词的章法之妙也对后世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共被唱和5次,列单榜第三十七位。正是历代文人读者的这种推重,才使其最终排在宋词排行榜的第七十五位。
齐天乐·秋思注释
(1)台城:六朝时禁城,在今江苏南京。
(2)鸣蛩(qióng)劝织:蛩,蟋蟀。古人以其叫声“织织”相连,劝人机织。
(3)裀:褥子。
(4)“尚有”二句:东晋车胤家贫,夏月用练囊盛数十萤火虫照明读书。(shū),粗麻织物。
(5)荆江:长江中部从枝江到洞庭湖口一段的别称,此指今湖北荆州一带,词人曾在此客居数年。
(6)“渭水”二句:化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诗意。长安,此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7)(chōu):滤酒竹器,此指滤酒。
(8)蟹螯:此泛指螃蟹。荐:进献。
(9)醉倒山翁:西晋山简为荆州刺史,时出畅饮,酣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