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204首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所建的行宫。一云隋堤。杨广曾三次南游江都,首句写他游兴一发就南游,错误地估计国情民心,以为天下太平,民心归顺,所以不加戒备。二句进一步写他残暴骄横,杀了进谏劝阻他南游的人。九重,帝王所住的地方,指杨广。第三句春风指春耕大忙季节,而全国剪裁高级锦缎,为什么呢?第四句点明是用它们为马匹做遮尘土的障泥,并为游船做帆。他南游水陆并进,声势浩大。这首诗对荒淫昏庸的专制帝王揭露得十分深刻。
隋宫作品原文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宫译文注释
译文一
长安宫殿辉煌空白锁烟霞,又想在江都再建帝王之家。
若不是因为玉玺归了李渊,炀帝的锦船还会游遍天涯。
如今隋宫唯有腐草无萤火,黄昏杨柳树上常栖着乌鸦。
炀帝如在地下碰到陈后主,怎好再问他唱不唱《后庭花》?
译文二
烟雾和霞光闭锁着旧日宫殿,天子想要把广陵作为自己的新都。若非玉玺落到了李氏手中,恐怕盛大的船队将要一直行驶到海角天涯。如今只剩下腐败的草木,却不再有萤火,堤上垂柳传流千古,宿满了晚归的乌鸦。倘若能在地下再遇见陈后主,又怎有脸面再次问起后庭花之事呢?
注释
紫泉:即紫渊,汉宫名,唐代因避太祖李渊讳而改渊为泉。司马相如《上林赋》即有“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句。
芜城:即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因鲍照曾作《芜城赋》,言广陵兵乱后的荒芜景象,因而得名。
日角:据《旧唐书·唐俭传》载:“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故知是指唐高祖李渊。《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云:“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朱建平《相书》云:“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刘孝标《辨命论》载:“龙犀日角,帝王之表。”故知日角为恭维帝王相貌清奇。
陈后主:即陈叔宝,南陈末帝,在位时耽于享乐、宴饮,宠信文学之士,不理国政,最终南陈为隋所灭,后主被俘入隋。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宫体诗,诗云:“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隋宫作品鉴赏
赏析一
李商隐在晚唐的诗坛上被誉为“尤精咏史作”的诗人。这首咏史名作,就是李商隐诗歌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首联写隋炀帝穷奢极欲,不惜消耗天下财力以供其一己私欲的暴君面目。二联仍是揭露其荒淫无度,其表现手法是设想如果他不被李渊所灭,他的荡游行乐还会登峰造极地发展。这种写法巧妙深刻。三联则继续以遗址的荒凉讽刺隋炀帝的穷奢极欲。末联想象隋炀帝在九泉之下遇见陈后主的尴尬局面,指出隋炀帝和陈后主实为一丘之貉,更是对隋炀帝尖锐辛辣的嘲讽。此诗的主旨是借古喻今,对晚唐荒淫纵乐的国君来说,无异是当头棒喝。
范希文《对床夜语》评:“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隋宫》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则融化斡旋如自己出,精粗顿异也。”《五朝诗善鸣集》称:“五六是他人结语,用在诗腹,别以新奇之意作结,机抒另出,义山当日所以独步于开成、会昌之间。”
范希文《对床夜语》评:“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隋宫》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则融化斡旋如自己出,精粗顿异也。”《五朝诗善鸣集》称:“五六是他人结语,用在诗腹,别以新奇之意作结,机抒另出,义山当日所以独步于开成、会昌之间。”
赏析二
诗名《隋宫》,其实是咏隋炀帝事。这也是中唐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史怀古诗,历代评价均很高,但私以为此诗陈述往事过多,咏叹不足,结尾的议论也并不出奇,其实盛名之下,未必相符。但此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即将情感色彩细腻而恰到好处地嵌入对往事的怀想中,不咏而自咏,不叹而自叹,讽刺意味非常浓厚,仅就艺术价值而论,确实可称杰作。
首联写隋炀帝下江南事。炀帝耽于逸乐,关中、河南遍造行宫仍嫌不足,还大征民夫开凿运河,以便自己乘坐龙舟直下江都(扬州)。次句即言此事,但不称作“广陵”、“江都”,却偏要用“芜城”二字,即言荒芜之城本不堪为“帝家”,暗讽炀帝所为甚是荒唐。炀帝除在江都大造宫室外,616年更下令在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建造行宫,距离中原渐行渐远,中原虽然大乱,他却全然不顾,故云“锦帆应是到天涯”。以“不缘”、“应是”为对,言若非天下易主,炀帝被弑,他还不知道要跑到哪里去玩乐呢,讽刺意味亦甚浓厚。
腐草萤火之事,是因古人有化生之说,认为腐草自生萤虫,而炀帝亦曾派百姓大捕萤虫,夜间放出以代灯烛,江都有“放萤院”,传说即当年放萤之处。垂杨句,是指炀帝开凿运河,河畔堤上多植柳树,后人称之为隋堤。这两句是说,腐草犹在,却无萤火,堤上柳存,却宿暮鸦,以示荒败。曾经繁盛一时的隋朝,如今已化为陈迹,偌大的帝国,就被炀帝的荒淫所败坏了。
结句由来,或云出自《隋遗录》,云炀帝曾在江都梦见与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多次请求后主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诗人因此动问,倘若你死之后,能在地下与陈叔宝相逢,哪里还有脸面再次问起《玉树后庭花》呢?言下之意,炀帝的无道,一如陈叔宝,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诗咏史,以讽刺隋炀帝的耽于逸乐,自取灭亡,料是有感而发,亦可于当时情状相关联。诗言汉宫紫渊,实写隋代,虽写隋代,实刺唐朝,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赏析三
本诗为咏史名篇。诗人通过描写隋宫表现了隋炀帝的奢淫腐败,揭露了他祸国殃民不惜消耗天下财力以供其一己私欲的暴君面目,并借以警戒唐朝统治者。全诗精练深刻,富有情韵。
首联点明本诗题旨,写长安宫殿上空已经被一片烟霞笼罩了,隋炀帝却丝毫不理会这些,只一味贪图享受。诗人把长安的宫殿与“烟霞”联系起来,旨在表现它的巍峨壮丽、高耸入云端。用有强烈色彩的“紫泉”来代替长安,也是为了和前面的“烟霞”相映衬,烘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但就是这样壮丽的宫殿,却被隋炀帝视而不见,只能空锁于烟霞之中,可惜之至。
颔联别具一格。诗人不写江都帝家之事,而是岔开话题,做了一种假想: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玉玺落到了李渊的手中,隋炀帝是不会满足于游江都,他很可能会游遍天下吧!虽然是假想,却是根据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在这一联中,诗人深刻地表现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并对他导致亡国却至死不悟非常愤慨。
接着,在颈联中,诗人列举了隋炀帝两个逸游的事实。“于今无”和“终古有”相互照应,形成对比,暗示萤火虫是“当日有”,而暮鸦“昔时无”,渲染了亡国后凄凉的气氛。两相对比,最终的目的却是表现其中一个方面,让人们从这一方面去想象另一方面,融酣畅淋漓和含蓄蕴藉于一体,妙极!
尾联化用隋炀帝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典故,用假设反诘的语气,揭示了荒淫亡国的主题。陈叔宝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亡国的君主。他亡国后投降隋朝,与隋炀帝相交甚好。《后庭花》为陈叔宝所制的反映宫廷淫靡生活的舞曲,后人称其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提到它,其用意在于:隋炀帝目睹了陈叔宝荒淫亡国的事实,却不吸收教训,最终亡国。如果他在泉下见到陈叔宝,怎么好意思再要求听《后庭花》呢?只问不答,余味无穷。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慷慨激昂。
隋宫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号:字义山,号玉谿生
籍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作品风格:高华典丽
诗人小传: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旋即被李党成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终身郁郁而不得志。
晚唐之际,诗风渐颓,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秾丽,七绝、七律尤为所长。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脍炙人口,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还和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唐诗常识
所谓“不以辞害意”,当诗词格律可能会影响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诗人往往会迁就用意,而对格律略作修正。比如此诗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一联,末两字相对便不工整,理当“萤”对“鸦”而“火”对“暮”,但“火萤”并无此物,“萤火”两字不可倒装,于是便只得如此宽泛地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