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9-01 04:22

唐诗三百首第202首李商隐的《锦瑟》,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此诗诗意扑朔迷离,历代多有猜测:悼亡、赠佳人、自伤身世、讽喻政治、诠释音乐等等,莫衷一是,但诸说都没有有力的证据。通观全诗,或以闻锦瑟而引发身世之感较为切实合理。诗歌寓言假物,用典浑化工巧,辞采富丽,一唱三叹,意韵朦胧深邈。

锦瑟作品原文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锦瑟译文注释

译文一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令我想起了华年。

庄周晓梦中自己变成蝴蝶,望帝把一片春心化作杜鹃。

月光下大海明珠潸然泪下,暖日中蓝田美玉朦胧生烟。

此情此景岂止今天才追忆,就在当时已使人不胜怅然。

译文二

无缘无故的,锦瑟竟然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每一弦柱,都让我怀思起过往的美好岁月。正如同庄周梦见蝴蝶般恍恍惚惚,又如同蜀帝化为杜鹃般凄迷悱恻。沧海上明月升起,鲛人泪滴化为珍珠,蓝田中日色温暖,美玉由此而腾起轻烟。这般情感可以成为追忆啊,只是当时身处其中,却反而一片惘然。

注释

五十弦:古瑟二十五弦或二十三弦,但《汉书·郊祀志上》载:“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蓝田:据《元和郡县志》载:“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今为陕西省蓝田县,因境内多出美玉而享誉。

《锦瑟》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锦瑟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极负盛名,爱诗者无不喜吟乐道;然而,它又是最难懂的一首诗。对于本诗的主题,自宋元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爱情”、“悼亡”、“音乐”等等。诗题“锦瑟”,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从诗意来揣摩,认为本诗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的说法还是占主流。

首联两句,诗人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的追忆,有无限伤感之意。次句中的“一弦一柱”指一音一节,其关键在于“思华年”三字。一个“思”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中,诗人连用庄周和杜宇的典故,托故事言己情。“庄生梦”隐约包含着美好之意,却又是缥缈的梦境。在《寰宇记》中,子规就是杜鹃。这些与锦瑟又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是锦瑟之妙音怨曲,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情思:往事如梦幻一般,所遭遇的不幸,无处倾诉,只好如望帝托杜鹃诉说春心。

颈联中,诗人连用传说,融情于其中,创造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完美境界。相传,珍珠是由南海鲛人(神话中的人鱼)的眼泪变成的。鲛人泣泪,颗颗成珠,是海中的奇情异景。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由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泣于眼波之际,月、珠、泪,三位一体,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个清怨的妙境。而传说盛产美玉的蓝田,经过旭日照射,会升腾起“玉气”(古人认为玉中藏有精气)。但玉气妙在只能远观,近看就消散无踪。因此,“玉生烟”是形容一种渴望不可及的处境。“珠泪”、“玉烟”相互映衬,体现了诗人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心境。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首联中的“思华年”相呼应。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此情”。“此情”到底为何情,耐人寻味。

全诗巧妙运用比喻和象征,情意含蓄,感慨深长,为难得的诗中上品。

赏析二

这是李商隐一首名作,和作者其他不少诗一样,题旨理解分歧很大。有说是咏瑟,有说是悼亡,有说是寄托政治怀抱。造成理解分歧的原因在于李诗常运用深微的比兴手法,好用典故,表达感情隐微含蓄。这种表现手法使李诗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但也使人不易准确地求其旨趣,本诗就是如此。诗的首联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华年往事的追忆。中间二联连用四组赋,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来抒写自己一生的不幸身世。四组典故,构成一个绵邈委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尾联拢束全篇,两句诗表达出几层曲折。全诗词藻华美,浓丽精工,含蓄深沉;艺术表现兴中有比,比喻中含象征意味,意境凄婉怅惘,感人心脾。

此诗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刘攽曰“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家青衣名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曰:“义山《锦瑟》诗云……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元好问《论诗绝句》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清人陆次云:义山晚唐佳手,佳莫佳于此矣。意致迷离,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于初盛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笔端独得。(《唐诗善鸣集》卷上)

赏析三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兴起了一种名为“朦胧诗”的新的诗歌流派,它的特征是在形式上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更简单直白些来说,这种流派所追求的是一种诗境意象,除此之外,或者并无任何实事、实情和理趣,或者虽然有但多用象征手法来作隐晦表现,读者倘若不能清楚地明了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所遭所遇,以及心理状况,总言之,倘若没有足够多的诗外资料,只读诗句本身,就会如堕五里雾中,很难索解。

我并不喜欢朦胧诗,但必须承认朦胧诗中某些特定的篇章,更多是特定的语境、手法,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其实类似手法在古诗坛中就曾经出现过,其代表作,就是李商隐的这首《锦瑟》。

《锦瑟》本是撷取诗的首两字为题,因而可以说此诗本来无题。诗写得花团锦簇,语词绝美,意境飘渺,但究竟要表达什么含义呢?要抒发何种情感呢?历来众说纷纭,基本上也属于无可索解,古人就曾慨叹说:“一篇《锦瑟》解人难。”在此,只能先罗列历代评家的各种揣测,然后再简单阐述一下个人的观感--纯属一家之言,并非确论。

宋人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记载了一则轶闻,说锦瑟本是令狐楚家的婢女,李商隐与其有私情,作此诗是为追忆往日的爱情。宋人喜欢就诗词加以轶事附会,多不可信,此言亦不能外,唯言追忆爱情,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同为宋人的黄朝英在《靖康缃素杂记》中引述苏轼的猜测,说此诗为咏物,因为“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所以此诗中两联即描摹这四种特性--这是历代各种评析中最难令人接受和相信的。

第三种说法始于金代诗人元好问,清人何焯阐述此种说法尤其详细,他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蕴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第四种说法则谓诗悼亡妻王氏,事虽不同,但就伤恋旧情而言,和说锦瑟本为婢女名,有其共通之处。

私以为,此诗还是以追忆旧日情爱为比较可信。开篇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般认为此诗作于李商隐的晚年,他已五旬上下,因而借传说中最古老的瑟为五十弦起兴,再言“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华年”是指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即感瑟声之悲怨,从而怀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此为诗之发端,说是忆旧情,说是自伤青春,都可以说得通。

向来评者最感晦涩的,是中两联,此即详细解之。“庄生晓梦迷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周梦蝶,醒来不知是庄周化蝶,如今是真呢,还是蝴蝶化周,梦中才是真实呢?此句所表现的是诗人一种宛若梦幻的迷离恍惚之感,正感往事如烟似幻。“望帝春心托杜鹃”,典出《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别书也多有所记载,总之望帝杜宇退位后化身为杜鹃鸟,其声悲凄,是故蜀人即称杜鹃为杜宇。此句为述悲情也,忆及往事,内心甚感悲凄,于是乃以望帝化杜鹃来喻其哀。句中独有“春心”二字,为传说所无,是诗人特意添加,私疑此“春心”即指大好青春的少年心性,是故此诗为忆及少年时事,殆无可疑。唯其所忆是爱情悲剧呢,还是自己的抱负难申之悲怆呢?则甚难明了。

“沧海月明珠有泪”,典出《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蓝田日暖玉生烟”,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解道:“司空表圣(司空图)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此联比颔联更难索解,私以为仍是用典状境,重复颔联的含义--鲛人垂泪化珠,正如望帝化为杜鹃,言其悲怆也;良玉生烟,言其恍惚迷离也;而沧海之上,明月才升,空灵澄澈,亦略有恍惚意。

总之,中两联是言回忆往事,恍惚迷离,又感悲怆,所以诗人在结句总结,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今想来已觉迷离,当时身处其中,则更惘然。“惘然”可解为失意、忧思之貌,比如江淹《无锡县历山集》中便有“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句。同时,也可解为模糊不清,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中有“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句。私以为两义可以并存,指当时身处局中,难以理解自己的真实情意,从而空自失落,终于懊悔。

总结全诗,李商隐并没有描写任何真实事物,没有抒发任何特定情感,他只是表述了自己怀思往事时的内心感触,既恍惚,又凄迷,当时糊涂,已极失落,如今想起,徒自追忆。缘此而探,则所忆既可以是情爱,也可以是自己的身世,只是私以为若仅及自身,总不必写得如此迷离惆怅,而又缠绵悱恻,或许只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才可以当得起李商隐用这么美的语言来创作一首朦胧的诗篇。

赏析四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指没来由,无缘无故。瑟本来就有五十弦,而诗人却硬是埋怨锦瑟的弦多,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为什么要埋怨瑟的弦多呢?次句说道,一音一节都勾起了诗人对青春美好岁月的回忆。锦瑟音繁,诗人情绪纷乱,怅惘不已。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上句引用《庄子》中一则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抒发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其中隐约包涵着梦境美好,梦境也是虚无缥缈之意。下句中引用望帝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现锦瑟繁弦,音曲凄哀,引起诗人无限的悲伤情绪,好像听的是杜鹃凄啼,送春归去。“托”字,不仅写望帝托春心于杜鹃,也表佳人托春心于锦瑟,手拨目送之间,有花落水流之情趣,意境奇妙。李商隐咏锦瑟,不是写一般闲情逸趣,其中深含恨意。

“沧海月明珠有泪”,据民间传统说法,海中蚌生珠,每当月明夜静时,蚌便向月张开,用月光养珠。月是天上明珠,珠就像是水中明月。所以,皎洁的月亮落在沧海之间,明珠浸在泪波之中。月、珠和泪揉在了一起,融成了一体,难以分辨,形成了静谧美妙的境界。可见,诗人联想丰富奇丽。而瑟之音和月夜和谐,月夜衬托瑟音更凄婉。“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是产玉盛地,日光煦照下,山其中蕴藏的玉气,就会冉冉上升,但美玉的精气只能远观,在近处却又看不到,表现出一种奇异美妙的理想景色。但这种奇妙美景可望不可把握。“蓝田”日暖生烟的暖和“沧海”明月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色调不同,但两种景象表现的深沉哀恨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对一种高洁感情充满爱慕和执着,而又不敢亵渎的情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二字,呼应了开篇的“华年”。意思是说:如此情怀,今朝回忆起来深感怅恨,而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感伤了。言外之意今朝追忆,满怀怅恨有能怎么样呢?这两句话曲折婉转,表达了诗人怅惘凄苦的心情,诗人仿若有太多难言之苦,郁结于心,低吟徘徊,令人哀伤不已。

这首七律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品,表达凄哀委婉,意境奇异优美,抒发了怅恨绵愁的复杂情感。

《锦瑟》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锦瑟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号:字义山,号玉谿生

籍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作品风格:高华典丽

诗人小传: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旋即被李党成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终身郁郁而不得志。

晚唐之际,诗风渐颓,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秾丽,七绝、七律尤为所长。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脍炙人口,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还和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