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月光如水
【释义】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出处】唐·赵嘏《江楼感旧》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月光如水
我是鱼
岁月是垂钓的老人
你是诱饵
这是在前几年一度很火的、一个名叫王海桑的诗人的诗句,他的那本诗集名叫《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诗中的“月光如水”是一个成语,这一成语的创造者是中晚唐诗人赵嘏(gǔ)。
“嘏”有“福”的意思,可赵嘏一生中似乎没享几天福。
在中晚唐那样烂泥塘一般的环境中,平民家庭出身的赵嘏,要想科场得意、仕途顺畅,那也只能是痴心妄想。
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的初秋,十七岁的赵嘏从老家山阳(今江苏淮安)出发,风尘仆仆地往长安赶去,准备参加次年举行的春试。
首次进京赴试,赵嘏明显地信心不足。
当行到那个名叫齐安的地方时,赵嘏想到前些年在江南和塞北漫游的经历,又想到不确定的未来,便写下了《齐安早秋》一诗: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正如诗句所言,赵嘏到了长安后,首入考场就栽了跟头,此后十多年间,他一方面积极应考,一方面主动去投靠那些达官贵人以求引荐。
牛僧儒、令狐绹、王起、李德裕等高官,赵嘏都去套过近乎。
卢中丞、韦中丞、沈大人、卢郎中等各路要员,赵嘏都给献过赞诗。
在京城,他曾一次次地在那些高官面前低头弯腰,硬着头皮追随人家,在馆阁之间出出进进,俨然人家的亲属一般。
但真正伸手扶他一把的,几乎没有。
那一年的重阳,疲惫又失望的赵嘏给自己的弟弟写了一首诗: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重阳日示舍弟》)
赵嘏终于认识到:这么多年跟在人屁股后边跑,你再心怀感激,再委曲求全,也不会有人会真心提携你的,指望侯门,到头来只不过是虚空一场。
客居异地,屡受失败的折磨,赵嘏只能用故乡的记忆来慰藉自己,尽管那缕缕乡思中有些凄凉、有些愁苦。
有时,他会想念家乡的风景,希望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忆山阳》)
有时,他会在长安的月夜和昔日友人一起谈论家乡: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有时,他会在梦中见到故乡: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吴门梦故山》)
有时,他会用酒来消解思乡之愁:
故园回首雁初来,马上千愁付一杯。
(《途中》)
有时,树上的蝉鸣也会勾起他的思乡之情:
晚树疏蝉起别愁,远人回首忆沧洲。
(《自遣》)
那一个深秋的拂晓,赵嘏登上了长安的城楼,写下了《长安秋望》一诗: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眼前的残星、紫菊和水中的枯荷,耳畔的长笛声,无不使诗人心生凄清之感。他想到家乡肥美的鲈鱼,觉得应该回家了,再在长安待下去似乎也没多大意义。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寄归》)赵嘏每一次落第,他脑中总会首先升起“归去”的念头。
他甚至有了参禅悟道之心,并且一次次地走进寺院。但一想到功名,他依然心有不甘。
再赴考场。
又落第了。
东归回乡的途中,一天夜晚,赵嘏独自登上那座江边小楼,看着眼前如水的月光,他想起上一年与朋友共同赏月的情景,顿生物是人非之感慨,于是,当场吟出《江楼感旧》一诗: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这一年,赵嘏回到家,纳了一个小妾。小妾很美,很得赵嘏欢心。
赵嘏又要去长安赶考了,临走时,他让小妾留在家中侍奉母亲。没想到,他走后不久,小妾和家人一起去附近寺庙游玩时,却被一官员看上了。
第二年,赵嘏终于进士及第,但不久他就听到了家中爱妾已被家乡官员强行抢走的消息。真是科场得意,情场失意!内心不好受,赵嘏就写了一首诗: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从来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座上献元相公》)
那官员听说这首诗后,很是惭愧,就派人将那小妾送到长安,还给了赵嘏。
赵嘏见了爱妾后,两人悲喜交加,一起住了两晚后,爱妾却突然死去了。
赵嘏悲痛万分地将爱妾葬掉。后来,他当了渭南县尉,还是不停地思念她。
据说,赵嘏临死时,眼前还出现了爱妾的美丽身影。那一年,他才四十多岁。
赵嘏和小妾,谁是谁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诗人卡片
赵嘏(约806—852),字承佑,唐朝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代表作有《江楼感旧》《长安晚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