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英雄寂寞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7 11:54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英雄寂寞

传说,岳飞(1103—1142)出生于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的一户普通农家,他出生之时,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上飞鸣,所以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岳飞很喜欢研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而且天生神力,不满二十岁时就能拉开三百斤的重弓,曾拜周同、陈广为师,学习骑射和刀枪之法,能左右开弓,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二十岁投军抗金,从军时母亲在他的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后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岳飞生活简朴,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说:“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身不着绫罗。岳飞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宋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在从军之后的十余年间,岳飞与金军进行了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但岳飞接着围攻陈蔡地区时,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悲愤地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远眺,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眼四望,禁不住仰天长啸,报国激情充满胸怀。三十年来建立的功名如尘土般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日夜兼程,从未懈怠。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莫要虚度年华,让青春消磨,等到白头后徒然悔恨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把贺兰山上的敌人营垒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等着我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再向朝廷报告胜利的消息!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英雄寂寞

这首《满江红·写怀》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岳飞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后,豪情万丈地对部属说:“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

但就在这时,不想让宋钦宗回来危及自己皇位的宋高宗,起用极力主和的秦桧为相,坚决制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大好的抗金局面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岳飞写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一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极度郁闷:“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昨夜的深秋蟋蟀不住地哀鸣,梦回千里之外战火连绵的故乡,被惊醒时已是三更。起身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而行。四周静悄悄,帘外月色正朦胧。未老先白头,只因为一心建功扬名。家乡的山间,松竹已经苍然老去,无奈朝廷议和声起,阻断了我的北归行程。想弹奏瑶琴一曲诉说满腹心事,可是高山流水知音少,纵然把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岳飞的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之声,岳飞孤掌难鸣。只能在词中借知音少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表达了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前一首《满江红》直陈其事,慷慨激昂,凝聚着岳飞忠贞报国的豪迈精神;后一首《小重山》则多用比喻,含蓄委婉,沉郁悲怆,深切地表达了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

宋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退兵。1142年1月,岳飞被强加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同被杀害。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1163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案终于平反,岳飞墓以礼改迁到西湖栖霞岭。又过六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岳飞为“忠武”。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