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爱巫山云
所有真挚的爱,往往最后都只能化为一段愁绪,因为生离,也因为死别。但是,如果心中常存爱意,无论何时何地,哪怕花团锦簇、美女如云,也只爱自己心底深处的那一个她。在她的身上,沧海碧波处永远朗月高悬,巫山云雨外永远晴空如洗。这就是万古常存的爱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
此诗为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组诗《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人巧妙地以 “沧海”和 “巫山”承载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思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开篇两句以物写情,用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来隐喻诗人对妻子深厚的感情,表现出诗人的痴情,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与妻子的感情之深。其中 “巫山云”是借用的宋玉《高唐赋》中 “巫山云雨”的典故,以神女来指代妻子,既赞其圣洁美好,又有虚无缥缈的意味。
前三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妻子去世后的各种表现和感受,最后一句则画龙点睛、直击主题,揭示了诗人有这些表现的原因。各句之间衔接自然,布局紧凑。整首诗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对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以沧海水、巫山云、花丛花作喻,表达出诗人对妻子浓浓的怀念之情,曲婉深沉,张弛有度。
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山山水水总能留人愁绪,抒怀解忧。但是,在元稹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毫无意义。他经历过美奂绝伦的巫山云雨,体味过动人心魄的沧海波澜,世间再无任何景物能够打动他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与爱妻别离后,自己便再也没有爱情可言。全诗写的虽然是景致,不着半个 “情”字,却烘托出了无限的爱意,也点出了 “我只在乎你”的主旨。韦丛在天有灵,读到此诗应该也会颇感欣慰吧。
人的一生也许会爱很多次,但总有一次是刻骨铭心、矢志不渝的。如果这份爱能够在对方的心里深深扎根,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任时光匆匆、年轮变换,也带不走心底的这份执着。能有如此爱情,生而为人,也算不枉此生。世上痴男怨女的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不舍、不忍、不放下,才显得弥足珍贵。
也许在他人眼中,韦丛并不是完美的女人;但在元稹心里,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完美得无可挑剔。“情人眼里出西施”,爱的光芒照耀着人的内心,使得一切都是那样美满。假如心爱的人不幸离世,或两人被迫分开,留在心里的也一定是最美的回忆与无尽的惆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全诗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作为总起。诗人更是用 “无端”一词将锦瑟拟人化,似是在嗔怪锦瑟为何如此多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似乎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与前面的 “锦瑟”相应,听着锦瑟的琴音,不禁怅然往昔“华年”已逝,唯有思忆而不可言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月明疏朗之夜,才能流下晶莹涕泪;蓝田里的美玉只有在旭日回暖之时,才会飘生如梦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 “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这两句,诗人以物比人,升华了全诗主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与首联的 “年华”呼应,收拢全篇。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然而一切都已惘然。
通常意义上,人们都觉得李商隐的爱情诗比较晦涩,分不清他写的是不是真的只有爱情,也不知道他真正是写给谁的,只是知道他爱着,并深深地爱着,却从来看不到女主角的身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选摘
读李商隐的情诗,很容易就看出他恋爱了,而且爱得死去活来。他相思了,而且思念得魂牵梦绕。但除此之外,没有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他的心上人家住何方、姓甚名谁,一概无从考证。在他的心里,这份爱煎熬着他,令他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炙热的爱情;但碍于身份、地位和婚姻,他又只能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地诉衷肠,并不能明确地告诉大家他的恋人究竟是谁。
有人说,如此模糊的诗意是李商隐诗歌的缺陷,影响了大家对他的解读。但实际上,这却恰恰扣紧了爱情的隐秘。两个人的爱情常常是秘而不宣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眉目传情,秋波流转,别人看不到的情意,恋爱中的人却可以独得其味。而古人对爱情的表达十分含蓄,他们不会互相高喊 “老公 (老婆) 我爱你”,他们只是默默地、用一生的行动去诠释、捍卫自己的爱情。而这份含蓄常常才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记忆。
爱情就是这样,在茫茫人海,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爱的人;从此,哪怕繁花似锦,便再也入不得眼、进不得心。这既是对爱情的坚贞,也是对往事的怀念,而这种情愫就像是元稹所吟唱的那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