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忆,幽怨琵琶声-宜芳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7 11:37

最难忆,幽怨琵琶声

和亲作为政治交易的产物,从汉代起就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钟爱。因此,很多公主辞别父母和家园,奔向遥不可知的未来。在这条和亲的道路上,红颜垂泪,泣血低唱。

越是鼎盛的王朝,和亲的公主就越多,汉朝和唐朝都是如此。

在这条和亲的路上,留下的不仅有鼓乐喧天的欢歌,也有那些年轻公主们的泪水和对故乡的留恋不舍。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宜芳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最难忆,幽怨琵琶声-宜芳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从此远嫁异邦,不知何时再能回乡,绵绵的远道上,边走边哭,泪湿罗裙。塞外沙漠将磨尽所有的花容月貌,看年华老去,粉黛消残。这思乡的感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中断,今生不知何时还能回长安!

宜芳公主是卫国公主之女,唐玄宗之外孙女。出身皇族的她,本来可以嫁一位贵族子弟,就此在长安荣华富贵,直到终老。然而,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公元732年,李恪的孙子信安王李祎奉诏对奚用兵。这次兵变本来就是突厥挑唆的,所以,当大军开到科尔沁草原时,奚酋长李诗锁高率领五千帐表示愿意归顺唐朝,并愿意迁居内地。于是,唐玄宗封李诗为奚王、左羽林大将军、归义州都督,并且把他的部落移到幽州边界的归义州,又安置了奚族归降人员。

李诗锁高归顺后,将大儿子李延宠送往朝廷充当侍卫,其实就是人质。李诗锁高六年后去世,安禄山奏请朝廷让李延宠继位。朝廷表示同意。

李延宠继位后又回到了希拉木仑河,原来的饶乐府故地。当李延宠继位并降唐后,唐朝册封他为饶乐府都督、怀信王,并再次以和亲政策对奚加以笼络。皇帝的亲生女儿很少有派去和亲的,因此这差事就落到了宗室女的头上。天宝四载 (公元745年) ,唐玄宗将外孙女册封为宜芳公主,与李延宠成婚。

和亲队伍行至虚池驿时,宜芳公主悲伤难抑,在驿馆的墙上题下了一首诗以抒发自己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的愁诗。

然而,现实比她意料中的更悲惨。她甚至没有机会在沙塞边隅中渐渐老去,也没有太多的日子能去登高南望她的故乡——大唐的长安,仅仅六个月后,即同年的九月,宜芳公主就被李延宠残害于奚。之所以发生这一惨剧,是因为安禄山在九月侵掠奚、契丹,奚和契丹遂各杀公主以反叛唐朝。推测公主惨死刀下时年仅十余岁,正是红粉娇女、花样年华。

对于 “宜芳公主”这个名字似乎知道的人并不多,她这首诗因艺术性不是太高也少有人提及,然而她那藏在故纸堆里毫无声息的一生是那样的可怜,今天读到这首诗,依然能想象到当年她那泉涌一般流出的热泪。

有的人翻唐诗、究唐史,想要考证出宜芳公主的身世,说她并非“正牌”公主,十有八九只是皇室的旁系。但实际上,宜芳到底是怎样的身份并不重要,一个花季少女带着和平的使命,最后惨死异邦,这本身就是一出让人垂泪的悲剧。

在她死后,叛军作乱,当朝廷不得不再次派兵,会不会有人想起:同样的古道上,曾有婚车欢天喜地送去了大唐的公主。恐怕没人记得那碾碎在通往和亲路上如花般的女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人们只能记住那些热血神勇的将军,没有人会再想起那曾经哀叹的公主,幽怨的琵琶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