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阳关大道
【释义】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办法。
【出处】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王维的心是属于山水和田园,属于琴棋书画,属于佛和禅的,他身在官场,心却总处于不在场的状态。
他的心也不属于边关塞外。
但不属于并不等于完全隔绝或永无联系,就如他和官场的关系一般。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天,三十七岁的他还不是被朝廷派往了河西?
虽然不是贬官,虽然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的,虽然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送给他的也是满满的热情,但那延伸在茫茫沙漠中的西去之路,那种随时要应对战事发生的边关生活,却让他深深体会到一种难言的绝望和孤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画面的确壮美,但却美得让人感到身如“飞蓬”,无所依托。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出塞作》),平静的表面下,危机四伏,战争哪里会是游戏?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陇西行》),漫天飞雪,连军情紧急的烽火都不能放了。
那次,王维虽然只是到了凉州(现甘肃武威),并没有去更远的西域,但这不到一年的经历,却让他对传说中的“阳关道”有了最直接的印象。
从河西回来,王维眼里的宫中现实离理想越来越远,所以,三年后,再被派往岭南时,他竟有了一种逃离的感觉。
京城,变成了一个让王维又怕又难以摆脱的地方。
他已在城南山林里选定了一个隐居的地方,他尽可能多地将时间消磨在那里,特别是拥有了辋川别墅以后,寄情于山中日月,他更是不想上朝了。
他越来越珍惜来自周围的那些稀缺的人间温情,他享受和好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讨厌猜测、妒忌、算计、奉迎,讨厌把生活环境弄得乱七八糟的那些人和事。
官道充满凶险,而西北边塞的形势也是越来越紧张了。
更多的兵士被征去西域,王维身边的官员朋友也不断地被派往安西都护府。
他担心着这些朋友的安危,也从内心深处希望他们能到地方助力那些将帅,让大唐边关重返平静。
刘司直被派往安西了。王维在送行时,仿佛已经看到了大西北的无边沙尘和荒寂: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送刘司直赴安西》)
阳关,通往西域的必经关隘,与北面的玉门关遥相呼应。出了两关,前面就是茫茫大漠了。
去安西,必走阳关道。
几个月后,元二也要出使安西了,王维专程跑到渭城(咸阳)来相送。
早晨,刚下过一阵小雨,街边的房顶都被雨水冲刷一新,那些飘摇的柳枝更柔更绿了。王维在酒馆内看着面前的元二,心中充满惆怅。
好像一切都在酒里了,心情一如外面的小雨,它让友情之树更加纯净,也为之增加了一些湿漉漉的沉重。
“再喝一杯吧,过了阳关,可就不易再见到老朋友了!”王维在分手的最后时刻,举杯劝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用酒和诗为元二送行。
在城门口,王维看着元二乘坐的马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展现在元二面前的,是通往阳关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