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173首王维的《酬郭给事》,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此诗为与郭给事唱和之作,背景为暮夜寓值省中,诗先描写宫禁晚春、黄昏薄暮的情景,庄严富丽中却有幽深凄迷之感。其中省中啼鸟,以动写静,反衬出官署内之闲静。接着由景入事,由早朝趋殿到省中寓值,直写郭给事的忠于职守、恭敬严谨,最后转而抒写归休之志。雍容典雅,清华闲适中有富贵气象。
酬郭给事作品原文
酬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酬郭给事译文注释
译文一
空林里阴雨后炊烟徐徐升起,蒸饭烧菜给东边田间人送去。
漠漠的水田上空低飞着白鹭,密密的树林中黄莺婉转鸣啼。
对着那山中的槿花修身养性,折来这松下的露葵清斋素食。
我已归隐山林完全与世无争,海鸥为什么还要对我起猜疑?
译文二
门户深邃,阁楼高耸,聚集着云气和夕阳余晖,桃李阴浓,柳絮飞舞。从宫内传来稀疏的钟声,门下省内,时间已经很晚了,只听得鸟儿啼鸣,吏员大多已经归家,人迹稀少。想我们每天早晨都要摇着环佩上殿面君,晚上要奉着诏旨辞拜宫门。我勉力想要跟随着你为国效力,却无奈年事已高,即将要因为卧病而脱下朝服了。
注释
酬:即报、答、和之意,别本作“赠”。
郭给事:给事即门下省给事中,正五品上,分判省事,权力颇重。郭给事名字、事迹均不详,应为王维同僚,时王维也担任给事中一职。
洞门:指深邃的、重重相对的门户。
霭:云雾聚集貌,这里作动词解。
禁里:即宫廷,《三辅黄图》载:“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
琐闱:《汉旧仪》载:“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诗用此典,代表宫门。
强:勉力。
无那:即无奈,别本亦有作“无奈”的。
酬郭给事作品鉴赏
赏析一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全诗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意味深远,是王维田园诗中的一首代表作。
这是王维酬答门下省给事中郭某的一首诗。按照传统说法,前三联为颂扬郭给事为官清正而又圣恩隆厚,“霭余晖”即沐受君恩,“桃李阴阴”是指门生众多,“柳絮飞”是指门人显达,颔联写为官清闲,颈联又写奉君甚谨。此说或者可通,但在没有特殊情况、背景的前提下,搞那么多隐语并不合乎作诗之正道,以“桃李阴阴”的景语以寓桃李满天下,以“柳絮”喻郭给事门人,更显得深文周纳。诗歌可以深解,但一定要有特殊的环境、背景为支撑,否则强要从简单的字句中寻找更深含义,就难免缘木求鱼。
根据考证,此诗大致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季,当时王维也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与郭给事为同僚,基之于此,私以为前两联是诗人创作时的真实环境,颈联所写是诗人与郭给事共同的职务经历,而非单独对郭给事的颂扬。首先,诗人创作此诗时应为某日夜间,他仍在省中值宿,此时王维已起归隐之念,或曾向郭给事提及,遭到慰留,因此作诗相酬。“霭余晖”是黄昏,“桃李阴阴柳絮飞”是春季,“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仍写黄昏。请注意前两联写夜,而颈联起句却写晨,对句再写夜,很明显前后情景不同,必然一为实言,一为泛指,而不可能全是颂扬郭给事为政的泛指,否则结构便显松散,脉络便会从中割裂。
前两联写眼前之景,是为了抒发诗人谦退之情,表明求隐之意。颈联写给事中的每日事务从晨至夜,晨起早朝办公,夜间奉旨离宫,仍需回省内处理,表示事务繁冗,自己已不堪其累。其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也包含有此意,天时已晚,吏人大多归家,省中寂寥,而自己仍必须值宿,就此自然地引向颈联。然后尾联再说自己本待趋步于郭给事之后,效法他、帮助他,共同努力为朝廷效劳,奈何既老而又“卧病”,也只得“解朝衣”,退职回去隐居了,亦从前三联一脉相承而来。所以这样一解,全诗的脉络分明,转折自然,就不会有割裂之感了。
酬郭给事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字号:字摩诘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作品风格:清淡自然,辞秀调雅
诗人小传: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父辈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旋任大乐丞,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后归长安。安史乱之前,王维累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诗画俱佳,也通音律。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各类主题皆有佳作,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上继陶渊明、谢灵运,下开一代风气,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此外,他本人笃信佛教,诗中也多有反映,后人称其为“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