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被人妒杀
“七绝圣手”王昌龄(约694—约757)实在是死得冤: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王昌龄辗转从龙标县(位于今湖南省)赶回太原老家,途中经过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为何要从千里之外赶回家乡?也许是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水土,更可能是因为担心家乡父老的安危,想凭一己之力挽救家乡乃至国家的危难。
王昌龄虽然从小生活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但他尚武仗义,一直希望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开元年间是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王昌龄二十岁就离开家乡,出门求师学道。当然,对于他这样有抱负的青年,学道只是出于好奇心而已。所以,学道不久,王昌龄便投笔从戎,西出长安,踏上了出塞之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漫漫出塞路上,王昌龄可以写诗,却难以从军报国。现实迫使他参加科举,走仕途之路,通过“曲线救国”来实现领军报国的理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727年,王昌龄应进士试终于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心有不甘,七年后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再次登第。
第二次登第后,王昌龄的官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汜水县尉。科场很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王昌龄心里很受伤。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于是,在做了五年汜水尉后,王昌龄被远贬至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从长安赴江宁任所时,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消愁;到江宁之后,他又意气用事、消极怠工,经常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这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于是他再次被谤谪为龙标尉,一去就是八年。安史之乱,家乡沦陷的消息传来了,而他被赦北归的日子却遥遥无期,他等不到朝廷放归那一天,于是私自离开了龙标这个贬谪之地。
在朝廷无暇顾及的情况下,王昌龄即使未经朝廷批准,私自离开贬谪之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给了亳州刺史闾丘晓一个杀人的借口。
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原来,闾丘晓就是嫉妒王昌龄的盛名与才华,担心他回来之后会危及自己的仕途。
王昌龄遭妒被杀之后,宰相张镐很快就为他报了仇。
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之围,他命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己身,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之罪处死闾丘晓。
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副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说自己“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才,一句话就把闾丘晓顶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走得很坎坷,在理想之路上更是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已经很努力地走过,他对得起自己的才华,他无愧于那个时代。
王昌龄的诗歌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与感动。
《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秦汉时代的明月和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王昌龄所处的大唐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出塞》就体现出了这样一种慷慨激昂、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再读他的《从军行》。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和“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也有沙漠风前、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还有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的细致描绘,含蓄深沉,情景交融,意境开阔,耐人寻味。他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矢志不渝地歌颂着,哪怕自己长期身处谗言和沦弃之境也绝不改变。
《芙蓉楼送辛渐》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冷的冰水与江水连成一片,友人离去,隐隐的孤独在我心中。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一样纯洁。
此诗写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那时他正遭谤议,送别挚友远行,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但他临别所嘱,唯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诗里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他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
王昌龄的闺怨诗,也写得那么简洁明快、意蕴无穷。
《闺怨》一诗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打扮,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女主人公之所以“不知愁”,除了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家境比较优裕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闺中少妇”对“觅封侯”的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写的仿乐府民歌更是清新活泼,引人入胜。有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看见当地部落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她的气质所吸引,于是写了《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与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王昌龄曾经弃笔从戎,却没能实现从军报国的人生理想;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还遭人妒杀,可谓悲矣,但他拥有了激情四射的人生,激情拥抱过那个属于他的盛唐时代,成了激昂奋进的盛唐风骨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