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文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名句翻译】
名句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名句译文:唉!我的时运欠佳,命运又不顺。难道我终究要像冯唐那样老了而无法应举,或是像李广那样一生征战沙场,却永远与封侯擦身而过。贾谊虽然被贬至长沙,但还是能有圣明的君主召见;梁鸿逃到海滨,但那也是一个清明的时代啊!正所谓君子要安于贫困,通达事理的人就能知道自己的天命。我就像马援一样,即使满头白发也不改变我的心意,愈穷愈坚强,不会失去我高亮的志节。
【名句故事】
这段文章可说是字字珠玑、句句用典,短短的几句话里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马援五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说明王勃自己的心情。多用典故是骈体文的特色之一,优点是文章可以借由典故背后的故事表现许多意涵,而不需长篇大论,达到精简的效果;缺点是如果对这些历史典故不够熟悉的读者,难免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当然,这个缺点其实应该算在我们读者的头上,读者不用功的话,什么文章都看不懂,又何止是骈文用典呢)。
王勃在这段文章中,先借用冯唐到老才被举荐、李广始终无缘封侯的故事,感叹自己年岁渐长,却仍未建功立业。但王勃又怕如果文章传到在上位者的耳里,会以为王勃是在数落当道者不懂赏识人才,因此他赶紧又用贾谊虽被贬为长沙太傅,但后来又被文帝召见,以及梁鸿在清明时代隐居海滨的事情,以“非无圣主”、“岂乏明时”这种“负负得正”的说法,来对当道歌功颂德一番。当然,王勃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回到朝廷,而且他在滕王阁宴会的达官贵人面前也不能示弱,因此他用了马援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志向与决心。
马援是东汉一位有名的大将。王莽时,他曾做过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在押解犯人的途中,因心软而把囚犯放了,马援也就逃亡到北方地区。后来遇到大赦,马援就在北地经营起畜牧业,这个事业做得相当成功,但马援却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马援认为有形的资产,最可贵的是要能接济他人,否则只是守财奴罢了,于是他就把钱财分给所有的亲戚朋友,自己仍然过着简约的生活。
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在马援58岁的时候,匈奴、乌桓寇边,大家都劝马援休息吧,不要再打仗了,但马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这句成语就是从此而来。
马援62岁时,南边五溪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马援此时又再度向光武帝申请披挂上阵,光武帝看他这幺老了,就没有答应他。马援便在光武帝面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光武帝赞叹道:“矍铄哉是翁也!”(多么硬朗的老人家啊)于是就又派他带几个将领去讨伐五溪,而马援就在这个征讨的过程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理想。后来曹操便用马援的这个典故,有诗《步出夏门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名句赏析】
与马援有关的故事还有“薏苡明珠”或“薏苡之谤”这段冤案。
马援征讨五溪部族时,因为南方地多瘴疠之气,而得了风湿症,马援就常服用薏苡仁(薏苡的果实,又称为薏米),认为薏苡仁有“轻身省欲,以胜瘴气”的功效。南方的薏苡又大又好,马援想把这些薏苡引进家乡,所以就载了满满的一车薏苡。当时的权贵不认得薏苡,还以为马援车中载的是私掠的珍珠,由于当时马援还很受光武帝的宠信,所以权贵们敢怒不敢言。等到马援死后,监军梁松及与马援一同去南方打仗的马武就上书诬告马援搜刮了大量的明珠宝物,据为己有。光武帝信以为真,龙颜大怒,转旨追回马援的“新息侯印”。使得马援的夫人不敢报丧,偷偷把马援的棺材埋在城外,亲戚朋友也都不敢上门吊唁。马夫人亲自到宫里向光武帝请罪,光武帝怒气冲冲地把梁松的奏章扔给她。马夫人一看到奏章,才知道她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后来马夫人一连六次向汉光武帝上奏章申诉。还有一个名叫朱勃的人,听到马援的冤屈,也大胆地上了奏章替马援申冤。汉光武帝看了马夫人和朱勃的奏章,才准许马家把马援安葬,也不再追查马援的罪。
后来“薏苡明珠”或“薏苡之谤”便用来比喻未收贿赂却遭诬谤。唐代柳宗元《为南承嗣上中书门下乞两河效用状》便云:“首级之差,今复谁辩,薏苡之谤,不能自明。”南承嗣与柳宗元一样被贬至永州,他也是因被刀笔之吏诬陷,而以“御敌无备”的罪名贬至永州,柳宗元便以“薏苡之谤”来形容南承嗣的无端遭谤一事。诗人杜甫也曾有诗咏其事:“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白居易诗:“薏苡谗忧马伏波。”明末清初大文学家朱彝尊亦有“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的诗句。以后,人们就把蒙冤受屈的诽谤,称为“薏苡明珠谤”。
【名句原文】
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仙人 一作:天人;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