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出自纳兰性德《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
清代:纳兰性德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故事赏析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都是康熙时代的人,他被后世誉为“世间最美的情郎”。读到仓央嘉措的诗就会不由想起纳兰容若,他们都是真性真情、情感无比纯净的人,有时,我甚至会以为仓央嘉措是纳兰转世再生。仓央嘉措的《十诫诗》被改编成歌曲《最好不相见》后,所有歌唱的人当中,只有廖昌永才能唱出那样深情如诉的滋味。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便可不相弃/最好不相对/便可不相会/
最好不相误/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个“情”字,连活佛都无法逃脱它的困扰,发出“最好不相见”的无奈慨叹,更何况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性情洒脱的人,也许能做到淡然处之,若是重情之人,又如何能走出其中的纷纷扰扰?纳兰就是这样的一个重情之人,所以他说“而今才道当时错”。
这是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可是放在容若的词里,就有一种直戳人心的感觉。容若情感真挚朴素,到底是什么样的事儿,让他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呢?后面的“红泪偷垂”告诉我们,这是一件与爱情有关的事。
容若是康熙钟爱的表弟,是他身边的红人,这样的事业前景,令多少在官场中跌打滚爬的人艳羡?可是容若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再加上妻子卢氏的去世,他的精神长期沉浸在压抑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就在他万念俱灰时,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走进了他的世界,她就是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的出现,温暖着容若冰冷的情感世界,再次点燃了他生命中爱的火焰。容若好友顾贞观为他们引荐做媒,两个人一见倾心,惺惺相惜。纳兰以为,沈宛可以替代卢氏,可是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儿,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儿,当爱情上升到婚姻时,将会涉及许许多多。
康熙年间满汉尚不能通婚,且沈宛只是江南歌女,这样的身份为纳兰家族所不容,所以,于国于家的压力,都不容许容若将沈宛娶进家门,连做他妾的可能都不可以有。纳兰只好将沈宛另置别院安置,作为外室。
爱情是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可婚姻是柴米油盐,红尘烟火。纳兰御前侍卫的身份使得他经常需要随康熙南巡北狩,这就导致他俩经常是聚少离多,沈宛更多时候是在寂寞的等待中度过。她曾有词云: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画楼是他们二人共同生活的地方,纳兰下班后总会风尘仆仆地赶到这儿,这是沈宛最快乐的时候,也是纳兰最快乐的时候,可生活却安排沈宛更多时候不得不独守空房。半夜惊醒时,灯还为纳兰亮着,可是身边仍是空无一人。沈宛一个人从江南投奔纳兰到北京,人地生疏,又孤寂一人生活,满腹心事与谁说呢?泪水只能沾湿衣服,带来的只能是痛苦。
沈宛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子,当她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生活时,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向纳兰提出了分手。其实这种煎熬纳兰也有,只是他无法改变。当沈宛提出分手时,他想挽留,为一份情投意合的情感纳兰等待了太久,而且他也为这份情感付出了许多。但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是不平等的,这就注定,这种爱情会是悲剧结束。纳兰选择了理解与放手,沈宛在几个月后,带着满心伤痕回到了江南。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纳兰看到自己和沈宛都陷入痛苦之中,也许在后悔当初不应该相识。如果不相识,就不会相爱;如果不相爱,就不会相知;如果不相知,就不会相负。亲情温馨,友情甜蜜,爱情美好,可爱情很多时候会自伤,也会伤害他人。尽管如此,尘世间男女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为此舍命也在所不惜。
在这份受伤的情感中,纳兰对沈宛很是愧疚,生活的藩篱太多,他无法挣脱,他无法给予沈宛她想要的生活,或者说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一生都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苦闷得几乎窒息。可沈宛对这段情感只有怨没有恨,她不怪纳兰,只怨命运的不公。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春光灿烂,花好月圆,可这么美好的春,在离人的眼中,却是物是人非的伤痛。沈宛将要离去,回到她的故乡江南,在江南,至少她不会是一个人独吞寂寞。只是她有没有想过,她走了,纳兰怎么办?纳兰伤痕累累的心,还能经得起人生的别离吗?分手时纳兰安慰沈宛,一定找时间看你,或者说,一定堂堂正正地娶你进门。沈宛也安慰纳兰,我在江南等你。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尽管彼此为了不让对方痛苦,还要强颜欢笑,相约见面的时间。但以纳兰的清醒和沈宛的聪慧,两个人都知道,此去一别,相见遥遥无期。明明知道今生已无缘再留恋,偏偏还要苦苦缠绵,这样矛盾的心情,只能让彼此在欲哭无泪,欲诉无言中煎熬。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也许,自古以来人生都是这样,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可避免。只能在欲说还休中,看尽梨花飘落,明月西沉。
在经历了这场缠绵悱恻的绝世恋情之后,纳兰和沈宛在无尽的痛苦中结束了这段感情。多情多病的纳兰遭受了太多的爱恨离愁,沈宛的离去,无疑给纳兰的情感世界又是当头一棒。当一切感情的寄托犹如烟云消散殆尽,纳兰年轻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康熙二十四年春天,纳兰病倒了,这次分手对纳兰脆弱的情感是雪上加霜,他再也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前一天,还强撑着在渌水亭和友人雅聚,第二天就一病不起。他寒疾复发,七天没有发汗。康熙二十四年农历五月三十,正是卢氏的忌日,纳兰永远离开了人间,这一年他三十一岁。也许,纳兰是追随妻子卢氏离开这个人间。
年轻的纳兰公子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将不再惆怅,不会再有痛苦与寂寞。在临终前,纳兰写下了他一生最后一首诗《夜合花》:“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也许,死亡对纳兰来说,是一种人生的解脱。
纳兰一生为情而生,为情而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他都付出了真心真情。
想对纳兰说: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