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时间:2024-09-01 03:41

唐诗三百首第149首李商隐的《》,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诗。此诗为咏蝉诗名篇,诗人借咏蝉寄寓身世情怀。全诗以蝉喻己,咏蝉与抒情结合,物我合一,秋蝉之悲鸣,正是诗人不平之鸣。全诗立意超卓,章法灵活多变,意脉贯通,神韵悠扬。

作品原文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译文注释

译文一

蝉栖高树餐风饮露难以饱腹,徒然抱恨鸣叫只是枉然费声。

到了五更时已叫得声嘶力竭,树色依然碧绿还是冷漠无情。

官职卑微犹如桃梗漂泊无依,故乡庭院荒芜已是杂草丛生。

多谢这树上的蝉鸣使人警醒,我还不是和你一样举家清贫。

译文二

蝉啊,你本来就居于高处,所以难得一饱,还徒劳地发出悲愤的鸣叫。从黑夜一直叫到五更拂晓,声音嘶哑,越来越稀疏,但碧绿的树木却仍然无动于衷。我官卑职小,四处飘零,故园已经长满了野草,为什么还不肯归去呢?辛苦你啦,蝉啊,是你警策着我,让我全家都和你一般清白。

注释

五更: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其中五更指天将明时,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即有“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句。

薄宦:指官职卑微。

梗犹泛:语出《战国策·齐策》,言苏秦阻止孟尝君相秦,说:“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这里是指身世依旧飘零无依。

故园芜:语出陶潜《归去来辞》,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句。

已平:别本作“欲平”。

《蝉》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作品鉴赏

赏析一

后人点评:

钱钟书: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本诗为咏物诗名篇。诗人通过描写高树上凄鸣、孤栖的蝉,抒写自己一生失意的悲郁,并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全诗委婉悲凉,凄怆感人。

首联起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高”指蝉孤栖高树,暗比诗人自身清高的节操;蝉在高处餐风露宿,自然“难饱”,这又暗合诗人的身世经历。由于“难饱”,蝉发出的鸣叫自然又是哀中有恨。然而,这“哀”、这“恨”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它们不能令自己摆脱窘境。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因为为人清高,所以生活陷入困境,他曾向当权者求助,但却未得到援助的坎坷经历。颔联紧承首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时蝉已经鸣叫得声嘶力竭,可是树叶依然青翠碧绿,无动于衷,实在无情。蝉声“疏欲断”与“树碧”看似没有关联,诗人痛斥树的冷酷无情似乎毫无道理,其实他是在以蝉自况,暗示自己的遭遇,通过这样的描写将自己受到忽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推上了顶峰。“树”在这里可以被看做一些当权者,他们本来有能力为诗人提供援助,却对诗人的不幸视而不见,因此,诗人在这里的本意是批判他们的冷漠。

颈联笔锋陡转,诗人不再写蝉,而是直接叙述自己的经历。这种写法打破了诗题的束缚,拓宽了诗的境界。“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官职卑微,如同浮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不由想象:家乡的田园恐怕早已荒凉颓败,被杂草淹没了。想到这里,诗人的乡思之情怎能不更加强烈?这两句话与上文似无关联,其实是有暗线牵引的。比如“薄宦”就与“高难饱”、“恨费声”相互照应。这样一来,诗人通过“咏蝉”自伤身世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

尾联又转而写蝉。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敬称蝉为“君”,与“我”对举,抒发一种与蝉同病相怜的忧伤。此联既照应了前文,又将咏物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立意妙绝。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清代大学者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赏析二

这是作者一首著名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蝉寄寓自己的身世情怀。前二联写蝉高栖难饱,费声鸣叫却无人理解,纯属徒劳,这正是作者清高自处,而世情冷漠,无人相知的写照。三联写作者因蝉声引起的感受,抒发自己身为薄宦,漂泊外乡的哀伤。最后则物我合写,以蝉自警,表明自己要和蝉一样坚守贞操,自甘清贫。诗以蝉起,又以蝉结,章法严密,物态的精细刻画与情意的婉转表述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确是托物咏怀的名作。

这是一首咏蝉诗,诗人抓住蝉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相结合,抒发诗人的高洁情怀。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以写蝉鸣起兴。“高”指蝉栖息在高树上,这暗喻诗人自己的清高;因为蝉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和诗人境遇感受暗中结合。因为“难饱”所以“恨费声”,悲哀之余又多了一层“恨”意。然而恨鸣也只是徒劳,它依然身处困境,难以摆脱“难饱”境况。这是说,诗人因为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也曾向一些有能力的人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帮助的意愿,但最终却只是徒劳。诗人借蝉身居高树,常常鸣叫的特点,写出自己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这样蝉的特点就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成功地实现了借物抒怀。

接着,从“恨费声”引出了“五更疏欲断”,又用“一树碧无情”作衬托,这样就把诗人不得志的抑郁情感推向了高潮。蝉的鸣声一直响到五更天亮时,它的声音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而一树的叶子还是依然那样碧绿亮眼,并不为它的鸣声“疏欲断”而悲伤,显得那样冷酷无情。其实,蝉声疏欲断,本和树叶的碧绿毫无关系,但诗人却怪树的冷酷无情。这样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却正是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疏欲断”既是写蝉,也寄喻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诗人暗中是在责怪有能力的人不伸出援手的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接着又咏蝉,转写自己。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诗人写道:自己身居小官,到处奔波,就像是一个在水中到处漂泊的木偶人。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不禁怀想起家乡来。他想此时,家中的田地应该是杂草丛生了,诗人的思归之心就更加迫切了。这两句看似和上文的咏蝉无关,其实,“薄宦”和“高难饱”、“恨费声”有联系,因为官小禄微,所以难饱费声。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了咏蝉上。诗人把蝉拟写成“君”,把“君”和“我”并举,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同时,我的举家清贫正呼应了蝉的难饱;而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和蝉境遇相似的小官,家中田地已经荒芜,不免勾起归乡想法。

这首诗蝉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了起来,完美地达到了借物咏志的效果。

赏析三

李商隐的宦途,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而朝臣中也因为出身门第和政治观点的差异而各结党派,攻讦不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李党争”。牛指牛僧孺,这一派大多是科举出身,门第不高,都靠寒窗苦读以得中进士,迈入宦途,他们一方面主张加强科举取士,一方面主张绥靖藩镇,以保证比较安稳的政治局面。李指李德裕,这一派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倚靠父祖地位而进入官场,即所谓“门荫”出身,他们一方面主张加强门荫取士,一方面主张对于分裂倾向严重的藩镇予以坚决镇压,以维护朝廷的权威。两派不仅仅在出身和政治上有很大分歧,其中还挟裹以牛、李二人为主的私人恩怨,于是牛党上台,往往尽斥李党,李党上台则彻底排斥牛党,党同伐异,从唐宪宗时期开始,直至唐宣宗时期才结束,争闹了将近四十年。

李商隐就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他十九岁时即因文才而得到牛党干将、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之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翌年即受聘于李党的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为书记,王茂元也爱其才,招之为婿。因此,李商隐既为牛党所不容,认为他辜恩,又不受李党重视,被迫在两党的夹缝中求生存,于是无缘显官,只能辗转于各藩镇充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潦倒终身。

李商隐的这种悲哀,在这首《蝉》中有着非常鲜明、生动的表达,我们可以将其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对照来看。两者都是借蝉自况——古人不知道蝉吸树液而生,认为它只饮露水,故此不茹荤腥,不染俗尘,可为士人高洁之象征。此诗首句即言蝉“高难饱”,此“高”字表面上是指处树之梢,位置较高,实际上是暗指“高洁”。表面上说,蝉因处高,露水稀少,自然难以饱食,实际是说蝉因品德高洁,不为世俗所容,所以难得温饱——李商隐以蝉自喻,认为自己也是如此,他不肯蝇营狗苟,不肯谄媚牛李的任何一党,所以才总是沉沦下僚,有志难伸。

仁人志士不得所用,自然难免要发悲怨之声,但那又有什么用呢?正如蝉一般,即便“恨费声”,叫得再响,叫得再辛苦,也终究只是“徒劳”。颔联即承此意而细言之,说蝉终日鸣叫,直至五更,终于声嘶力竭,其声“疏欲断”,但即便如此,却“一树碧无情”。“碧”字用得甚佳,树木始终苍翠欲滴,自在自绿,根本视蝉为无物,听蝉鸣为无声。这里是以树木来暗指当道的权贵,他们根本不在乎有才能的士人在议论些什么,在抱怨些什么,他们只是好官自为,故称“无情”。

此诗前两联写蝉,借蝉自喻,后两联则将主体转回到诗人自己,直接抒发内心愤懑之情。诗人说自己不仅“薄宦”也即不受重用,而且“梗犹泛”,如同苏秦寓言中的桃木人(桃梗)一般随水飘零,远离故乡。于今回想起来,只觉此坎坷宦途实在无益,于是乃发出陶潜一般“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慨叹,觉得还不如回乡隐居为好。此颈联略显颓唐,但随即笔锋一转,却又出自傲之语。

诗人既然以蝉自喻,那便是认为自己与蝉一般高洁,不染俗尘,于是他不仅引蝉为知己,还感谢蝉通过它的行为,通过它的鸣声来督促自己、警策自己,要“举家清”,全家都是一般的清洁无垢。这其实是自我警策,却借蝉而道出,全诗也在自我抒情后再回归于蝉,与前呼应,脉络清晰。因此纪昀赞道:“前四句写蝉即自喻,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朱彝尊也云:“第四句更奇,令人思路断绝,三四一联,传神空际,超超玄著,咏物最上乘。”

《蝉》古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唐诗三百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号:字义山,号玉谿生

籍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作品风格:高华典丽

诗人小传: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旋即被李党成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终身郁郁而不得志。

晚唐之际,诗风渐颓,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秾丽,七绝、七律尤为所长。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脍炙人口,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还和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