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中的“伏波营”用了什么典故?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出自沈如筠的《闺怨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了征人戍守在南方边境。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的一种封号,伏波的意思是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有许多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在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有三个哥哥,大哥是当时的河南太守,二哥、三哥都在京城为吏。大哥为他请了老师,教他读书。
可是马援的心根本不在学习课文上,于是他向大哥马况提出,要到社会上闯荡一番。马况很开明,同意了他的想法,并嘱咐他:“你会是大才,但大器晚成。高明的木匠不会把半成品拿给人看,有贤德的人也一定会把自己培养成材,且追求完美。”
可是还没等马援起身,马况就去世了。马援留在家中,为哥哥守了一年孝。这一年,他没有离开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也非常敬重,不整理好自己的衣冠,从来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中的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马援可怜那个囚犯,就私自将他放了,自己则逃往北地郡(今甘肃庆阳)。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牛羊。
时间久了,他开始管理几百户人家,数千头牛羊和万斛粮食。他曾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还说,人发了财,可贵之处在于能救助他人,否则就是守财奴。马援散尽自己的钱财,分给弟兄朋友,且毫不吝惜。后来他身居高位,也经常劝诫一些官员:“凡人为贵,当使可贱。”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马援先是投奔了割据陇西的隗嚣,但见隗嚣没什么大作为,就投奔了刘秀。在刘秀征讨隗嚣时,马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时刘秀已有征讨隗嚣的打算,于是召集众将领开会讨论战略,谁料众将领都认为刘秀应该谨慎出兵,不应冒险。这时,刘秀就把马援找来,问他的意见。马援毫不犹豫地说支持出兵讨伐隗嚣。
他告诉刘秀和众将领,此时隗嚣的军队中已经人心涣散,背叛隗嚣的人日渐增多。如果此时抓住机会发起进攻,胜算非常大。然后马援又“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即用米做成军用地形图,指着它向将士们讲解了山川地形、敌我形势和进攻隗嚣的路线。马援的策略被刘秀采纳,军队发起进攻,把隗嚣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不仅如此,马援还擅长谋略,经常参与重大的军事决策。《后汉书》说:“(马援)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在军事上,刘秀对他言听计从,十分倚重。马援又先后率军平定西羌、远征交趾、出兵边塞、平乱武陵,为华夏版图的统一,为东汉政权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次,马援平定了边境动乱,回京时,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其中有个官员名叫孟翼。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只是一味夸奖呢?”孟翼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马援又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我呢?”孟翼愈加不知所措。
马援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告诉孟翼,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他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有志的男儿不怕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到时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呢?孟翼点了点头,由衷地佩服马援。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六十三岁时他病死在军中。后来人们用“马革裹尸”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
这首诗借马援的典故,说明自己的丈夫也在军营,戍守边疆,而妻子却独留家中。她本想先以鸿雁为信使寄托思念,谁料到,春宵深寂,大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于是她又希望借梦境与亲人团聚,但愁绪搅得她难以入眠;最后只好变成月光照向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