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白居易写给谁的?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6 13:38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白居易写给谁的?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全诗如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白居易写给谁的?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意思是元稹被埋在地下,泥土侵蚀着他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而白居易还顶着满头白发暂居人间。

贞元十七年(801),三十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二十三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

后来两个人都想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抱负,于是都参加了吏部的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校书郎是个闲职,在这期间白居易和元稹一起饮酒赋诗、赏花听书,好不快活!

然而做了两年校书郎后,两人对这个职位都不太满意,因为他们无法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于是他们决定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在准备期间,他们挑选了一个非常幽静的道观,叫作华阳观,两人一起住到华阳观里温习功课。

三个月后他们两人都考上了,担任了比较重要的官职。但在他们的从政生涯中,发生了一次敷水驿事件,这次事件的主人公便是元稹。

那次,元稹外出路过华阴县,在敷水驿过夜。这个名为敷水驿的驿站比较小,只有一间正厅,正厅里只有一间厅房,其他房间都是厢房,设施要相对差一些。

当时元稹的身份是监察御史。由于这时只有他一个官员,所以驿站里的人就安排他在正厅住下了。晚上元稹就寝后,又来了一伙宦官,是当时的太监头目仇士良,还有太监刘士元等人,也要在敷水驿过夜。

仇士良看见唯一一间正厅已经被元稹占了,心中十分不快。而元稹作为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竟不出来迎接他,只管在房里睡觉,分明是不把他当回事。

按照当时的规定,像敷水驿这样驿站的厅房,元稹和仇士良都有资格住。而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谁先来谁就住在正厅,后来的人就只能住在厢房了。但是仇士良等人蛮不讲理,非要抢正厅住,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

事情发生后仇士良和元稹都把对方告到了朝廷。仇士良恶人先告状,他向宰相和皇上,状告元稹对他们无礼。结果皇上和宰相决定处罚元稹,将他罚贬到江陵去做一个士曹参军(掌管河津及营造桥梁、庙宇等事)。

这时朝廷里有正义感的官员纷纷上书皇帝,表示反对。身为左拾遗的白居易更是连上三书坚决反对朝廷处罚元稹,同时他还向皇帝说明了不能处罚元稹的三大原因,但是并没有起什么作用。最后元稹还是被贬到江陵去了。

此后白居易和元稹只能靠书信来往。后来他们双双被贬。大和五年(831),六十岁的白居易正在东都洛阳赋闲,听说元稹在武昌病逝,悲痛不已。当元稹的灵柩运回老家陕西咸阳时,途经洛阳,白居易挥泪写下了《祭元微之文》。文中写道:

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呜呼微之!三界之间,谁不生死,四海之内,谁无交朋?然以我尔之身,为终天之别,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与公缘会,岂是偶然?多生以来,几离几合,既有今别,宁无后期?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呜呼微之!言尽于此。尚飨。

其中“公虽不归,我应继往”意为你已离世,我很快也会随你而去。可见白居易对元稹的沉痛真挚的感情。

元稹去世九年,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点也没有减少,还在梦中和友人重聚,把酒言欢。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篇《梦微之》悼念元稹。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