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的《蜀相》。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的“英雄”指的是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被写得神乎其神,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这个故事除了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还“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诸葛亮。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军队就取得了“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了“火烧新野”的胜利。
然而,历史上却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
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就更谈不上“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
有一天他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个丑女儿,头发黄、皮肤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竟同意了这门婚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襄阳记》的记载:“乡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能黄月英确实不算漂亮,但是诸葛亮择妻看重的是她的才干,而不是她的外貌。这正是诸葛亮人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性情“高逸超群”。
据说,他们夫妇婚后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地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黄月英还聪明非凡,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器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
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尽心尽力地辅佐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一生最好的评价。诗人杜甫咏叹诸葛亮的才德,缅怀先贤,同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才困时艰的感慨。